 |
|
|
|
|
|
佛典人物轉型之研究—從提婆達多形象論善知識思想轉變=A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Buddhist Figure: From the Case of Devadatta's Image to the Conceptual Shift of a Virtuous Friend (kalyāṇa-mitra) |
|
|
|
著者 |
釋湛定 (著)=Shr, Zhan-ding (au.)
|
出版年月日 | 2022 |
ページ | 187 |
出版者 |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
出版サイト |
https://bs.dila.edu.tw/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法鼓文理學院 |
学部・学科名 | 佛教學系 |
指導教官 | 曾堯民=Zeng, Yao-min |
卒業年 | 110 |
キーワード | 佛典人物轉型=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t Figure; 提婆達多=Devadatta; 闡提成佛=Icchantika to become Buddha; 逆增上緣=positives in adverse conditions; 善知識=virtuous friend; 惡知識=evil friend |
抄録 | 本論文主要以佛典人物——提婆達多的人設問題為主,反思這些轉變背後的意義。研究主要分為二大主軸:首先針對「佛典人物提婆達多的形象轉型」之詮釋;次而探究「提婆達多為善知識、惡知識思想轉變」之義涵。本研究主要依「文獻對佛典人物的陳述」而進行探討。其內容涉及:初期經典中的提婆達多形象,本生故事中的提婆達多形象,大乘經典中的提婆達多形象。 從文獻脈絡的記載可發現,在佛教思想發展前後兩階段,分別給予提婆達多兩種完全相反的評價:一、初期經典記載「提婆達多為惡知識形象」的負面評論,二、大乘經典記載「提婆達多為善知識形象」的正向評價。筆者嘗試釐清文獻對「提婆達多形象」於佛教中的定位。通過提婆達多的案例考察,一方面釐清歷史文獻上的史實爭論;一方面也透過詮釋差異發現思想史上的典範轉移。 本篇之研究在超越人物分析與善惡觀的探討後,可以清晰梳理出一條具有「佛法價值與意涵」的脈絡。藉由文獻整理並結合前人研究,發現提婆達多於文本之中的人物形象轉型問題,並進一步思考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嘗試不同考察進路,探討佛典人物轉型核心議題。筆者試圖奠定文獻對「佛典人物轉型之研究——從提婆達多形象論善知識思想轉變」,以期拾掇出一條可供後人參照的研修路徑。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問題意識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範圍及其限制 4 第五節 研究回顧 5 一、提婆達多之研究 5 二、本生故事之研究 8 三、闡提成佛之思想 10 四、善知識之研究 11 五、〈提婆達多品〉之研究 12 第六節 論文架構 14 第二章 初期經典中的提婆達多形象 15 第一節 身世、出家、修行 15 一、身世 16 二、出家 18 三、修行 26 第二節 習神通、得供養、失神通 28 一、習神通 28 二、得供養 34 三、失神通 38 第三節 破僧 40 一、向佛索眾 40 二、教團成立 41 三、另立五法 49 四、破和合僧 53 五、偽作金佛 56 第四節 害佛、謗佛 60 一、害佛 60 二、謗佛 69 第五節 其他罪行 74 一、殺害阿羅漢尼 74 二、耶輸陀羅遇難 78 三、惡諫闍王殺父 79 第六節 最終之果報 83 一、身壞命終便入地獄 83 二、成辟支佛名日南無 85 第七節 小結 87 第三章 本生故事中的提婆達多形象 89 第一節 與佛陀之本生因緣 90 一、害佛與謗佛之因緣 91 二、誘諂與偽善之因緣 98 三、愚蠢與忘恩之因緣 105 四、結怨與破僧之因緣 112 五、圓滿六度功德因緣 114 第二節 與佛弟子之過去因緣 121 一、與舍利弗、目犍連之過去因緣 121 二、與阿難之過去因緣 124 三、與蓮花色之過去因緣 125 四、與耶輸陀羅之過去因緣 127 第三節 與其弟子之過去因緣 130 一、與阿闍世王之過去因緣 130 二、與四伴黨之過去因緣 135 三、與五百弟子之過去因緣 139 四、與旃遮婆羅門女之過去因緣 145 第四節 小結 148 第四章 大乘經典中的提婆達多形象 151 第一節 善知識 151 一、尋求大乘之法 151 二、彰顯如來功德 156 三、如來親近怨家 159 第二節 菩薩權現 164 一、大菩薩之妙行 164 二、大丈夫行善巧 166 三、是菩薩非一闡提 170 第三節 圓滿六度 173 一、圓滿布施功德 173 二、圓滿持戒功德 174 三、圓滿忍辱功德 174 四、精進禪定智慧 174 第四節 授記成佛 176 第五節 小結 178 第五章 結論 181 參考文獻 185 |
ヒット数 | 10 |
作成日 | 2023.11.24 |
更新日期 | 2023.11.24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