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羅耀明
|
掲載誌 |
正觀雜誌=Satyabhisamaya: A Buddhist Studies Quarterly
|
巻号 | n.11 |
出版年月日 | 1999.12.25 |
ページ | 115 - 149 |
出版者 | 正觀雜誌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tt034.org.tw/
|
出版地 | 南投縣, 臺灣 [Nantou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810 |
キーワード | 解脫道論; 清淨道論; 輪迴=轉世=Reincarnation=Rebirth=Samsara;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Vijnaptimatra; 佛學名相; 印度佛教; 南傳佛教=Theravada Buddhism |
抄録 | 西元二世紀的《解脫道論》與五世紀的《清淨道論》是分屬於錫蘭上座部佛教無畏山派極大寺派的主論書. 此兩論據學者考證具後者仿前者的特性. 然現今的《解脫道論》早已失其巴利文原本,獨剩漢譯本. 本文除描述兩論的時代背景外,並把重點放在兩論在心識流轉過程的差異. 在佛滅後三. 四百年,各部派為解除佛說的「無我」與「輪迴」的矛盾,於是便紛紛假立輪迴主體說,除印度的學派如是,錫蘭的上座部亦復如是.
依漢譯的《解脫道論》,其將心識的流轉分為九種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稱「九心輪」),佛音尊者所著的《清淨道論》則將心識的流轉分為十四種作用心. 依本文的比較後,雖其所分立的心識數目不同,然就其各種作用流轉的說明,若就作用的種類及一生的存續上,可歸納兩論所述的內容是完全相同的. 兩論於心識作用的描述上,《清淨道論》除內容教詳細外,更以八十九心來配合十四作用的描述,這是《解脫道論》所無的. 儘管如此,雖漢譯本的《解脫道論》行文上較精簡,然就其實質內容上亦有描述詳於《清淨道論》處 (例如《解脫道論》於彼事 (彼緣) 說明五門路線所需境界的強度則多了令起 (確定) 心). 由本文除可見兩論的承襲性外,亦可見心識作用的流轉在錫蘭上座部佛教的發展與演變.
|
目次 | 【壹】 前言 119 【貳】《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之簡介 121 【參】 九心輪與十四作用之產生背景與名相解釋 124 【肆】《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之心識過程的比較分析 127 【伍】 結論 140 【參考書目】 144 附錄 1《解脫道論》心識之輪轉 146 附錄 2《解脫道論》對心識輪轉之譬喻 147 附錄 3《清淨道論》之八十九心 148 |
ISSN | 16099575 (P) |
ヒット数 | 1744 |
作成日 | 2000.08.14; 2002.06.07 |
更新日期 | 2017.08.24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