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楞伽經》中〈自內證智〉(pratyātmagati-)的構造=The structure of” pratyātmagati-”in Laṅkāvatāra-sūtra |
|
|
|
著者 |
郭瓊瑤 (著)=Kuo, Chiung-yao (au.)
|
掲載誌 |
正觀雜誌=Satyabhisamaya: A Buddhist Studies Quarterly
|
巻号 | n.67 |
出版年月日 | 2013.12.25 |
ページ | 5 - 60 |
出版者 | 正觀雜誌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tt034.org.tw/
|
出版地 | 南投縣, 臺灣 [Nantou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為南華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
キーワード | 楞伽經=Laṅkāvatāra-sūtra; 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 自覺聖智; 自內證智; 自覺聖智境界; pratyātmagati; pratyātmagatigocara |
抄録 | 《楞伽經》是一部眾多佛教法義的集成,舉凡空義、唯識、如來藏全都羅致本經當中。儘管這些教義確實有其差異甚至相違之處,但《楞伽經》仍將之視為一致。這些不同的教義憑什麼可得而為同?本經通常不見論證,而是以「自內證智」或「自內證智境界」等獨創的詞語群試圖融貫彼此為同義。而所謂「主觀」的「自內證智」與所謂「客觀」的「自內證智境界」在《楞伽經》中,其實是一如、無別的,皆「唯自心所現」(cittamātra,svacittadṛśya等)。這樣的旨趣也可以從梵語的構造中發現。因為這些獨創的詞語群都以pratyātmagati-為基礎,再加上不同字彙所形成的複合語詞。透過對這些詞語群的用例分析,可以發現在pratyātmagati-之後,如果接-gocara、-viṣaya、-gatigamya、-vedya、-dharma、bhūmi等,則表示「客觀之境界」。另一方面,如果接-gati、-adhigama、或-adhigamana,則「主觀之智慧」或「客觀之境界」的表示都有可能。
|
目次 | 一、序論 8 (一)《楞伽經》與自內證智(pratyātmagati-)或自內證智境界(pratyātmagati-gocara) (二)本文所據《楞伽經》梵本、漢譯本及其他重要工具書 二、自內證智(pratyātmagati-)或自內證智境界(pratyātmagati-gocara)的詞意分析 12 (一)pratyātma的後半部為-gati、-adhigama、或-adhigamana (二)pratyātma的後半部為-gocara、-viṣaya、-gatigamya、-adhigamya、-vedya、-dharma、bhūmi 三、結論 47
|
ISSN | 16099575 (P) |
ヒット数 | 1714 |
作成日 | 2014.01.15 |
更新日期 | 2017.09.0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