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佛教藝術裏的肉髻僧人形象及其興衰的成因=Images of Monk with Uṣṇīṣa in Buddhist Art and the Reasons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is Iconography |
|
|
|
著者 |
朱天舒 (著)=Zhu, Tian-shu (au.)
|
掲載誌 |
臺大佛學研究=Taiwan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巻号 | n.30 |
出版年月日 | 2015.12 |
ページ | 105 - 160 |
出版者 |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出版サイト |
http://homepage.ntu.edu.tw/~ntucbs/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朱天舒:澳門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キーワード | 肉髻=uṣṇīṣa; 克孜爾石窟=Kizil; 柏孜克里克石窟=Bezeklik; 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a; 菩薩乘=Bodhisattvayāna |
抄録 | 釋迦牟尼佛生有三十二大人相,肉髻是其中之一。在佛教藝術裡,肉髻已成為佛像的專屬標誌。但是曾經有過僧人的圖像也明顯地帶有肉,主要出現在以龜茲為中心的絲綢之路北路,吐魯番地區也有不少,最早可以追溯到犍陀羅等地的一些零星石刻和阿旃陀石窟。有肉髻的僧人形象是佛教藝術裡一種非常獨特的圖像,對這一圖像,雖有Monika Zin 對以印度為主的圖像進行了識別,但至今仍鮮為人知,沒有引起中國學者的關注。本文以龜茲和吐魯番地區為重心,分析各地肉髻僧人形象的特點,辨析他們的身份;並在佛教理論中,探索這些人物為什麼會有肉髻,以及這一圖像興衰的原因。一切有部是龜茲的主導教派,在吐魯番、犍陀羅和阿旃陀這些出現過肉髻僧人圖像的地方也有活動。本文揭示一切有部文獻對大人相的特殊關注,並指出這種關注與菩薩乘思想之間的關係。肉髻僧人的圖像在今天的東南亞的小乘佛教和東亞的大乘佛教藝術中都沒有。對肉髻僧人圖像的研究,可以增進我們對佛教史上一些重要概念及問題的認識,如對佛身及相好本質的理解的變遷史,以及晚期小乘部派中菩薩乘的興起等等。 |
目次 | 一、前言 107 二、肉髻僧人的圖像 107 庫車地區圖像 107 1. 主室側壁的說法圖 108 2. 窟頂的因緣圖 110 3. 後甬道的涅槃及相關壁畫 114 4. 側甬道的第一次集結 114 5. 中心柱側壁的列僧 117 吐魯番地區圖像 119 中國的其他地區 127 印度地區圖像 129 三、相好的成因與象徵意義 132 四、肉髻僧人圖像出現的背景探索 135 出現肉髻僧人圖像的各遺址與一切有部 135 一切有部的文獻與相好 138 五、結語 145 引用書目 149 |
ISSN | 10271112 (P) |
ヒット数 | 583 |
作成日 | 2016.01.28 |
更新日期 | 2017.07.0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