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印度佛教偶像起源再探=A Further I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Buddhist Icons in India |
|
|
|
著者 |
何志國 (著)=He, Zhi-guo (au.)
|
掲載誌 |
夏荊山藝術論衡=Journal of Xia Jing Shan's Art
|
巻号 | n.8 |
出版年月日 | 2019.09 |
ページ | 9 - 34 |
出版者 | 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xjsacf.com/TW/Showroom02/ugC_ShowroomItem.asp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
キーワード | 印度佛像起源=Origin of Buddhist images in India; 巴爾胡特=Bharhut; 桑奇=Sanchi; 秣菟羅=Mathura; 布特卡拉一號寺院=Butkara I |
抄録 | 古印度佛教偶像有可能起源於一世紀早、中期,其代表是卡特拉坐佛造像碑和斯瓦特布特卡拉一號寺院佛像。秣菟羅「四天王奉缽」、帝釋天訪問、「王與佛陀」,布特卡拉「太子決意出家」和「梵天勸請」等佛傳故事圖中出現了可能最早的佛像。構圖來源於西元前一至二世紀的巴爾胡特和桑奇雕刻的影響。造像手勢和銘文特徵顯示,釋迦菩薩和佛陀形象的出現借鑒了中印度地區傳統悠久人格神 ── 藥叉神等人格神。
The origin of Buddhist icons in ancient India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early to mid-1st century, with the Seated Buddha stone relief from Katra and Buddhist images found in Butkara I in the Swat Valley. The earliest Buddhist depictions are likely found in illustrated stories of Buddhist legends, including The Four Heavenly Kings Offer Alms, Śakra’s interview, The King and the Buddha found in Mathura; The Prince Decides to Become a Monk and The Brahma’s Request found in Butkara. The compositions of these illustrations show influences from carvings found in Bharhut and Sanchi that date back to 1st to 2nd century BCE. The gestures and inscriptions observed show that the images of Shakyamuni and Amitabha reference the extensive history of anthropomorphic deities, such as the yakshas, found in the traditions practiced in central India. |
目次 | 一、古印度早期佛教石刻年代考察 11 二、印度早期佛傳故事及其佛像的出現 15 (一) 類似的題材:三道寶階降下圖 15 (二) 類似的構圖:禮拜菩提樹與太子決意出家圖 17 (三) 佛像出現在佛傳故事中 19 三、印度早期釋迦菩薩和佛陀像起源 21 (一) 早期釋迦菩薩像 21 (二) 最早的佛陀形象 24 四、印度初期佛教偶像的特點 29 (一) 佛像在佛傳故事中從無到有 29 (二) 佛像的位置 29 (三) 初期佛像雕刻技法及其來源 29 (四) 初期佛像在佛傳故事中的佈局特點 30 (五) 初期佛像的儀軌特徵及來源 30 (六) 初期佛像的圖像誌特徵 30 五、結語 32 |
ISSN | 24126233 (P) |
ヒット数 | 1034 |
作成日 | 2020.01.10 |
更新日期 | 2020.06.15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