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黑水城出土西夏譯印藏佛教注釋文獻《明義燈記》與敦煌所流行之漢傳佛教 |
|
|
|
著者 |
李孟溪 (著)
|
掲載誌 |
世界宗教研究=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
巻号 | n.7 |
出版年月日 | 2023 |
ページ | 43 - 54 |
出版者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雜誌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iwr.cass.cn/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西夏佛教註釋文獻; 明義燈記; 敦煌文獻; 曇曠; 金剛經七義廣注 |
抄録 | 從 7世紀至 13世紀,河湟地區經歷了多重統治者的更迭與文化的碰撞交融,多種語言的文本被保存在敦煌藏經洞與黑水城的殘跡遺址中。從時間範疇考慮,敦煌與黑水城的出土文獻似乎沒有直接承續的可能性,但文本證據一再表明文明的聯繫並不一定僅依託於特定的紙本文獻,換言之,雖然諸多佛教論著被封藏在敦煌藏經洞中,但或許仍有文本在私人手中傳承,而佛教學說的傳播則更不必因藏經洞的封閉而中斷。因此敦煌與黑水城兩地的出土文獻所反映出的學說傳承關係值得被進一步思考。黑水城所出西夏文 《金剛經·明義燈記》作為一部印藏佛教傳統下的佛經註釋文獻,在文本體例、引文闡說,以及詞彙運用中亦展現出漢傳佛教的理論元素。筆者認為,這些漢傳佛教元素即源於 《明義燈記》對敦煌漢文遺書的借鑒與吸納,因此 《明義燈記》既展現出漢、藏佛教在西夏交匯融合的情況,亦暗示了敦煌與黑水城兩地出土文獻之間的聯繫。筆者已另文對 《明義燈記》如何受到印藏佛教傳統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此文為系列研究的第二篇,論述 《明義燈記》在印藏傳統之外所吸納的漢傳佛教影響因素,及其與敦煌漢文遺書之間的關聯
|
目次 | 一、《明義燈記》科判中的漢傳佛教痕迹 43 二、《明義燈記》與敦煌出土文獻曇曠 《金剛般若經旨贊》的聯繫 47 三、《明義燈記》中的漢語借詞 52 四、餘論 53 |
ISSN | 10004289 (P); 10004289 (E) |
ヒット数 | 30 |
作成日 | 2025.02.05 |
更新日期 | 2025.02.14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