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地論「體義說」與華嚴「法界緣起」——地論與華嚴思想比較研究 |
|
|
|
著者 |
鄭興中 (著)
|
掲載誌 |
2014年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論文集
|
出版年月日 | 2014.12.05 |
ページ | B1 - B15 |
出版者 | 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huayen.org.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主辦單位:華嚴專宗學院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台北市佛教會、國際青年華嚴學者學會 作者為北京大學 哲學系中國哲學 11 級博士研究生 |
キーワード | 地論師; 體義說; 華嚴宗; 法界緣起 |
抄録 | 本文以慧遠《大乘義章》、杜順《華嚴法界觀門》、智儼《華嚴一乘十玄門》等文獻等為主,結合敦煌遺書 S.4303,S.613,《法界圖》(P.2832 B)、《三界圖》(S.3441)等文獻,探討地論師「體義說」與華嚴宗「法界緣起」思想的關聯。地論思想作為華嚴思想的一個重要源頭,考察地論思想,對於理解華嚴宗的源流及其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論文第一部分講地論師的緣起思想及在此基礎上提出的「體義說」。初期地論師提出「有為緣集、無為緣集、自體緣集」三種緣集說的緣起思想,後期又加上「法界緣集」而成四種緣集說。其中「自體緣集」相當於如來藏緣起,而「法界緣集」則強調前三種緣集的圓融無礙,有向法界緣起轉變的趨向。基於此「自體緣集」「法界緣集」思想,地論師提出特殊的「體義說」,用以描述如來藏體與其中萬法的關係,以及萬法之間的關聯。簡單的講,「體」即如來藏體,「義」即如來藏中的萬法。慧遠將兩者關係界定為「同體義分」,認為如來藏是「離相離性」之體,同時「雖無一性而無不性」,由此如來藏體顯現為萬法之「義分」。體與義有互相含攝的意思。敦煌 S.4303、S.613 則在「同體義分」的基礎上,進一步講「體義俱融」,用以表述其宗最高的境界,強調「一體一切體,一義一切義」,體義之間六相圓融、相互含攝。地論師所提出「法界緣集」及「體義俱融」等概念是其思想發展的最高峰,但其對於法界緣起的闡發非常有限,真正對此作別開生面論述的是華嚴宗。 論文第二部分主要比較地論師「體義說」與華嚴宗「理事觀」的關聯。由於兩者的複雜性,本文僅就兩者對於「事法」的處理上進行一些比較研究。地論「體義說」的應用範圍不包括事法,但如果「攝事相以從體義」,事法之間也俱六相圓融的特性。華嚴宗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明確強調事法與真理的圓融,并未有一「攝事相以從體義」的步驟。但杜順《華嚴法界觀門》中開篇講「會色歸空觀」,區分兩種對於「色」與「空」的認識,即「有體性之色」與「無體性之色」、「斷空」與「真空」。杜順認為,「色即是空」的「色」是「無體性之色」而非「有體性之色」,「空」是真空而非斷空。杜順此「會色歸空觀」與地論「事相以從體義」有異曲同工之妙。 |
目次 | 摘要 B-1 前言 B-3 一、地論師緣起理論與「體義說」 B-4 (一)、地論師的緣起思想:從「自體緣集」到「法界緣集」 B-4 (二)、基於緣起說的「體義說」:從「同體義分」到「體義俱融」 B-6 (三)、地論緣起理論與「體義說」的關聯 B-9 二、地論「體義說」與華嚴「理事觀」 B-10 三、結論 B-13 參考文獻 B-15 1、原典文獻 B-15 2、中日文專書、論文 B-15 |
ヒット数 | 474 |
作成日 | 2016.05.04 |
更新日期 | 2023.07.1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