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釋知文
|
掲載誌 |
2019年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論文集
|
出版年月日 | 2019 |
ページ | G1 - G15 |
出版者 | 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huayen.org.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碩士生 |
キーワード | 善財童子; 法界; 三昧; 神足; 身體; 場所 |
抄録 | 《華嚴經》被定位為「如來覺悟境界」之經,卻是以「菩薩行」為敘事的骨幹、主體。而本研究構想在於,試圖緊密扣合作為《華嚴經》主體的「菩薩行」概念,以跨學科的方法,來解讀《華嚴經》裡所有的敘事象徵意涵。 首先,本文企圖釐定所謂《華嚴經》的「菩薩行」概念,具有「人間性」(現實)的實踐意義。因此將會涉及處理這樣的問題:將神話般超現實的《華嚴經》敘事,賦予人間性的、生活性的理解。 再者,本研究試著透過分析《華嚴經》各種敘事模型的方式,來系統性地解讀《華嚴經》各種敘事模型的象徵意涵。而本次報告則先以「法界、三昧、神足、階位」等敘事模型為主要考察。 此外,本研究會參考其他學科討論的「旅遊學」、「過渡禮儀理論」及各種對「身體」與「場所」等主題展開的話題,來對《華嚴經》做出新的解讀。 以下以〈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參學敘事)為主,分別就「法界、三昧、神足、階位」等四個敘事主題來做探討。 |
目次 | 摘要 G1 一、法界 G2 (一)華嚴宗「理」與「事」世界觀的難題 G2 (二)生活與科學喻證的難題 G2 (三)「價值」與「現實」:基於「通過儀式」的視角 G3 (四)善財童子參學敘事所具有的「通過型旅遊」特徵 G4 二、三昧 G5 (一)「三昧」切割不同的價值世界 G5 (二)「三昧」切割不同的活動經驗 G5 (三)「三昧」具「共感」的特性 G6 三、神足 G7 (一)《華嚴經》中「神足」的書寫意圖 G7 (二)大乘經典神足敘事之傳統解讀 G8 (三)神足:象徵以「身」為基礎的「體驗」 G9 (四)從「菩薩行體驗」解讀「一」、「多」相即的神足敘事 G10 四、階位 G11 (一)有關菩薩修行階位的華嚴宗理論 G11 (二)參學歷程反映的「場所」意識 G12 (三)從「場所」意識解讀善財參學過程的行布性與圓融性 G12 (四)善財參學歷程所暗示的「往還」特徵 G13 五、結論 G14 參考資料 G15 (一)藏經 G15 (二)註疏 G15 (三)專書、論文 G15 |
ヒット数 | 369 |
作成日 | 2022.08.17 |
更新日期 | 2023.07.25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