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佛塔的建立與演變:以印度、中國、韓國為例=The Establishment of Stupas and Their Development: As seen in India, China and Korea |
|
|
|
著者 |
成玉蘭 (著)=Sung, Ok-ran (au.)
|
出版年月日 | 2000 |
出版者 | 華梵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hfu.edu.tw/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華梵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李簫錕 |
卒業年 | 89 |
キーワード | 佛塔=Stupa=Pagoda |
抄録 | 原始的佛教時代,當時對佛的尊容認為神聖不可冒犯,嚴禁以人的形象來表現釋尊。所以佛教藝術的始初是以埋葬釋迦的舍利為中心的塔制建築物。雖然佛塔是佛教建築物,但並不是作為審美的,而是膜拜的對象。佛塔如何能兼含藝術的價值與膜拜的對象,依據經典分析建塔供養基本要素、舍利的由來及佛塔建立的原因,進一步討論佛塔與僧伽的關係,多少能獲得解決。 佛塔的建築,在佛教界,是不分地區與部派的。經過長時期的演變,佛塔的形成極多采多姿。佛塔由印度舍利發展到中國、韓國等的佛塔,則與每個國家的傳統和特色相融合,形成各國國家的獨特風格。因此窺探印度原始佛塔建築如何演變,及中國、韓國形成如何風格的佛塔,亦列為本文之研究重點。 佛教藝術的始初是以埋葬舍利為中心的佛塔建築物。對於每個佛教徒來說,供奉舍利的佛塔最為莊嚴,且其表面的浮雕多極盡裝飾之美。浮雕裝飾從象徵造形開始慢慢演變到各種佛、菩薩像。這種浮雕裝飾除了佛塔裝飾的功能,也有保護佛舍利的作用。而浮雕裝飾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有許多不同風格的呈現,而這種風格演變確是研究重點之一。 佛教的傳播,一是利用佛教來說教,二是用形象化的實物或圖畫宣傳,佛塔就是最突出的立体形象。佛塔實為最具特色的佛教建築造型。
|
目次 | 一、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2研究方法 1.3文章架構 二、 佛塔建立的背景 2. 1佛涅槃與建塔供養 2.2佛舍利的崇敬 2. 3佛塔與僧伽的關係 三、 佛塔樣式的考察 3.1印度佛塔建築的演變 3.2中國佛塔建築的演變 3.3韓國佛塔建築的演變 四、 佛塔浮雕裝飾 4.1象徵的造型 4.2佛教故事的浮雕 4.3動物、植物紋飾的浮雕 4.4菩薩像的性格與浮雕裝飾的類型 五、 結論 |
ヒット数 | 497 |
作成日 | 2001.04.27
|
更新日期 | 2023.01.1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