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東晉時期士大夫對佛教的態度與反應=The Gentry's Consciousness and Reaction to Buddhism in Dong Jin Period |
|
|
|
著者 |
裴承東 (撰)=Bae, Seung-dong (compose)
|
出版年月日 | 1995 |
ページ | 136 |
出版者 | 東海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thu.edu.tw/
|
出版地 | 臺中市, 臺灣 [Taichung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東海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歷史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何啟民 |
卒業年 | 83 |
キーワード | 裴承東=Bae, Seung-dong; 士大夫; 魏晉南北朝佛教=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ries Buddhism; 中國佛教史=Chinese Buddhist History |
抄録 | 東晉佛教之傳播,多得力於以皇室為中心的士大夫. 許多名士與名僧之交遊,使佛教深入到士大夫社會. 藉此途徑,佛教廣泛被中國上層社會接受. 而關於士大夫與佛教傳播間之關係,即為本文欲詳加討論之主題. 全篇分六章十一節. 首章為緒論. 第貳章為「士大夫奉佛風氣與其時代背景」敘述東晉建立後政局和東晉政權之性質,而探討東晉學術潮流與東晉名僧的傳教活動,其對東晉士大夫清談之影響. 第參章為「士大夫的佛理認識與理解」. 探究東晉士大夫的佛教意識之形態. 佛學在東晉的盛行,把受玄學思想潮影響的士大夫的學術理論興趣,從玄學遂漸轉向佛學. 而當時這些士大夫也開漿著作始論述儒佛的融合,例如郗超,孫綽,殷浩,許詢等人. 本章以東晉士大夫如何接受外來佛教思想,從依郗超與 <奉法要>,孫綽與 <喻道論> 和殷浩,許詢的佛教研究性來討論此問題. 第肆章為「士大夫對佛教倫理文化之反應」. 本章主討論東晉士大夫如何融合佛教思想倫理與中國固有思想倫理間的矛盾. 佛教在中國東漢末年開始發生與儒家和道家人士的排斥,主成立於魏晉南北朝時代. 本以東晉時期主的論議,例如佛教「出家」與中國「孝道」,沙門是否禮敬王的問題和士大夫對佛教因果報應論的疑問等來探討,士大夫所排斥的思想倫理與士大夫佛教徒的儒佛調合的理論. 第五章為「士大夫的奉佛活動及反佛」. 東晉士大夫社會受到佛教廣泛地佛教影響. 士大夫名士與名僧的大量交流,玄學與佛學的理論也時有密切的接觸,許多人接受了佛教的義理,也使東晉思想有進一步的發展. 佛教在東晉末期已形成相當大的一種社會力量,自此與政權有密切的關係,此同時彼此間逐漸形成矛盾. 本章探討東晉士大夫奉佛活動和當時人士及政權的排佛. 第六章為結論. 綜合各章論述,為研究成困作一總結. |
ヒット数 | 348 |
作成日 | 2001.01.04
|
更新日期 | 2023.01.0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