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釋覺居
|
掲載誌 |
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第2屆)
|
出版年月日 | 2009.03.28 |
出版者 | 世界佛教論壇籌備辦公室=Preparatory Office of the World Buddhist Forum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抄録 | 佛光山開山逾四十二年,從早期的鄉間布教,致現今之宏偉殿堂;由最初的師徒十余人的規模,發展至今有一千三百餘位僧眾,創設海內外兩百餘座道場。開山宗長 星云大師在佛光山草創初期,就訂立“以文化宏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之四大宗旨。基於此,佛光山數十年陸續成立各種社團,及各種文化與教育事業。在文化事業上,除了早期的覺世旬刊、普門雜誌,2000年發行佛教第一份日報《人間福報》、2000年發行《普門學報》佛教學術論文雙月刊,並設立香海文化出版社,亦開辦人間衛視,及十余所美術館典藏佛教文物,成立佛教梵唄唱誦團等等。在慈善福利事業方面,則有大慈育幼院、云水醫院、仁愛之家、佛光精舍、其他急難救助…等。而除了持續招生四十餘年的佛學院,是以培養佛教人才,弘揚佛法為目的而興辦的學校,另還有著眼社會教育,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各級學校,如均頭中小學、普門中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西來大學等學校。佛光山所開辦的各類事業中,不僅育幼院、云水醫院、老人院,及上述各級學校,是非營利事業。在客觀上歸屬營利事業的出版社、電視、電臺等,也由於出版的雜誌、刊物及視聽節目,都著眼於弘揚佛法、培養人才、福利社會、凈化人心等目的,不以盈虧為考量,因此,這些事業最終也都成了為教化社會心人而開辦的非營利事業。客觀而言,營利事業的目標明確而具體,有白紙黑字的數據可以評量,損益表即是明顯的成績單。因此,營利事業組織,比較容易針對具體的目標,設定管理的原則,提供組織同仁,有共同努力的標的。但是,如同佛光山所從事的弘法利生、教化人心的工作,其成效卻很難有客觀的評量標準,而且,對人心、社會潛移默化的教化,亦可能需要長期的時間,才能顯現其成效。相對營利事業的具體目標,如同佛光山這樣的非營利事業單位,在組織的管理上,顯然更有其必要性。正因如此,佛光山在數十年來,規模能發展得如此龐大,各種弘法利生事業能迅速開展,且不落俗套,其在制度的設立,及組織管理上的學問,必有值得深入了解,一窺究竟之處。本文就佛光山的行政組織,及期運作與管理、特色,作一略述。 |
ヒット数 | 1447 |
作成日 | 2009.05.13 |
更新日期 | 2015.08.24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