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實在與知識=Reality and Knowledge |
|
|
|
著者 |
Stcherbatsky, Th.
;
張尚德
|
掲載誌 |
華岡佛學學報=Hwakang Buddhist Journal
|
巻号 | n.1 |
出版年月日 | 1968.08 |
ページ | 197 - 222 |
出版者 | 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chibs.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佛教邏輯; 知識論 |
抄録 | 本文是 Th. Stcherbatsky 所著的《Buddhist Logic》Vol.2 一書中第二章的中譯. 文中分為八段說明佛教的邏輯. 第一段「佛教邏輯的範圍與目的」指出佛教邏輯所要處理的是認知對象與概念思想的功效之實在問題; 亦即佛教邏輯並不探求潛意識,而只分析辯證式的思想. 其題旨則分為三部份:知識的起源,知識的形式及知識的語言表示. 然而佛教邏輯也處理感性. 感性是外界實在知識的主源泉; 理知則為產生此種知識形式的源泉. 因此佛教邏輯包含知識論與形式邏輯. 第二段「知識的源泉」說明正確知識的源泉是不矛盾經驗. 第三段「認知與再認知」進一步說明了解知識的正確方法,除不矛盾的經驗外,還有另一種特性:認知一種尚未認知的事物,使認知成新的認知. 「再認知」是對此新新的認知的一種重覆認知,但不是知識的源泉. 第四段「真的檢定」討論經驗作為真理的唯一判準時,所引生的問題. 如:產生知識的諸原因是否同時產生知識的可靠性? 或其可靠性是由其後心靈的運作來形成的? 本段就此問題而分別闡述印度哲學與佛教的不同見解. 第五段「實在論與佛教對經驗的見解」指出佛教雖主張經驗為知識的主源泉,而帶有實在論的色彩,但在了解經 驗的方法上,兩者卻有很大的不同. 換言之,本段旨在說明作為實在的交互行動之有關經驗的實在論觀點,與僅設定功能上互為依賴的佛教觀點二者間的差異. 第六段「兩種實在」論述所謂「實在」就是在因果上具有實效性. 而佛教邏輯家所設想的兩種實在:一是反映純粹感覺中的終極實在; 另一則是反映在一客觀化想像中的實在. 而依上述實在的兩重性,使知識的源泉也具兩重性. 這便是第七段「知識源泉的雙重性質」所意謂的:我們的認知有兩種顯著不同的源泉,其一為終極實在的反映,其二為建構諸意象的能力. 第八段「認知的限度」指出佛教哲學在理解物質的因素中,建立起一種存在的多元系統從而展現的一種批判的精神; 此即捨棄純屬肯定性的武斷方法,轉而探求認知的諸源泉及其限度. |
目次 | 一 佛教邏輯的範圍與目的 198 二、知識的源泉 200 三、認知與再認知 202 四、真的檢定 203 五、實在論與佛教對經驗的見解 205 六、兩種實在 206 七、知識源泉的雙重性質 208 八、認知的限度。獨斷論與批判論 211
|
ヒット数 | 1434 |
作成日 | 2000.08.31
|
更新日期 | 2017.08.2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