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書目の情報提供者は 李玉珉老師 です
|
|
|
空行母與藏傳佛教上師傳記=Dākinīs and Their Roles in Tibetan rNam-thar |
|
|
|
著者 |
劉婉俐 (撰)=Liu, Wan-li (compose)
|
掲載誌 |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Journal of 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
巻号 | n.7 |
出版年月日 | 2002.07 |
ページ | 213 - 236 |
出版者 |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出版サイト |
http://homepage.ntu.edu.tw/~ntucbs/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空行母=Dākinī; 藏傳佛教=Tibetan Buddhism; 傳記=rNam-thar; 密乘=Tantra; 三根本=Three Roots; 護法=Dharma Protectors |
抄録 | 「空行母」(Dākinī) 一詞在藏傳佛教中,具多元且甚深的象徵意涵。就修行層面而言,空行母是佛、法、僧三寶的內相「三根本」(three roots, 指上師、本尊、空行)中,負責護持佛行「事業」的根本,是女性的佛母、成就者與大護法等的集合名詞。本文即試從藏傳佛教「空行母」(Dākinī)的議題入手,藉其根源與定義的探討,從字源學的歷史演變切入,到扣合佛教由印度傳入西藏前、後空行母字義的衍異,論及空行母在藏傳佛教史上的地位與相關法教。此外,在本文中也將以噶舉派「金鬘」上師傳承傳記為例,探討其間空行母所具的豐富、多元的象徵和作用,以做為實例的參照。 |
目次 | 一、前言 215 二、空行母的定義與類別 216 (一)印度大乘佛教晚期的空行母語源及定義 217 (二)藏傳佛教中的「空行母」定義與類別 220 (三)其他有關空行母的定義 222 三、藏傳佛教傳記中的空行母 226 四、結語 234 |
ISSN | 10271112 (P) |
研究種類 | 佛教 |
研究地域 | 西藏 |
ヒット数 | 2520 |
作成日 | 2002.08.01
|
更新日期 | 2017.06.30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