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禪宗教育思想及其實踐之哲學研究=A Philosophical Study in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an Education
著者 楊謦綺 =釋大愚
出版年月日2003
ページ185
出版者南華大學=Nanhua University
出版地臺灣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位修士
学校南華大學
学部・学科名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官蔡昌雄老師=Tsai, Chang-Hsiung
卒業年91
キーワード禪宗哲學; 禪宗全人教育; 禪宗教育
抄録禪宗由惠能開啟「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平民佛教教化」先端後,「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的「平等思想」不僅在當時撼動了京城王公. 禪德,爾後「一華開五葉」的南宗禪盛興所強調「以心傳心」. 「自性解脫」的禪法更成了宗門教育的基石. 以「真心灼見」為「禪悟」基礎的禪宗,破解了以「理智知識」代表(甚至取代)生命知識的傳統,打破「世智辯聰」. 「文字知解」. 「現象推論」等「外環知識」或「局部知識」之侷限,禪宗以「全人」. 「非知識性覺觀」. 「實現自我」及「人人平等普及」的教育精神賦予教育新的意涵.
禪宗既重「師承」又重「自渡」. 既重「個別」又未離「群眾(僧團)」的教育方式,再加上以「生命關懷」. 「完整全人」之禪悟為理想的教育目標具「在理論中踐行」之跨時空教育精神,這層對禪宗教育的體認促使學僧以「禪宗教育思想及其實踐之哲學研究」為題,嚐試探究禪宗教育的時代意義.
本論文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先試就本論文所要討論的主題. 範圍及研究法等作一釐清. 希望在確定「禪宗與教育」. 「禪宗與西方教育」及「禪宗與全人教育」間的相互關連後,能為往後的章節論點做「文前聚焦」.
第二章「禪宗思想史要」的部份,以「印度禪法」過渡到「中國禪宗」的時空為背景,依「空」. 「無」到「無心」的思想演變,探討「禪」在不同的思想土壤上如何被融攝及重新詮釋,及如何落實到日用平常中融入生活世界.
第三章「禪宗思想的哲學分析」則由東西方哲學「認識論」和「身心理論」的比對來釐清禪宗的哲思層面,最後是由榮格的「個體化」及臨濟禪的「無位真人」來討論禪宗的人格理論以做為下一章「禪宗全人教育」的理論基礎.
第四章「禪宗全人教育」由教育哲學的角度來論證以「全人」為教育目標的禪宗如何教導人成「完整的人」,及禪宗教育意義下的「全人」具何種時代意涵.
第五章「禪宗教育的方法與意義」則是由公案分析禪宗「身教」. 「境教」與「覺教」之教育意涵,藉「德山棒,臨濟喝」或「啐啄同時」. 「迷時師渡,悟時自渡」等禪門獨特的教育方法,來檢視禪宗教育如何展現跨時空的「全人」關懷.
第六章「結論」則以禪宗教育如何與當今教育接軌為旨,提出實踐的具體建議; 此外亦提出進行研究中的困難與己身不足處,希望能做為明日繼續研究之參考.
目次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研究主題. 範圍與方法 3
一. 研究主題與範圍 3
二.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近代研究成果 5
一. 禪宗教育方面 5
二. 宗教教育方面 6
三. 全人教育方面 6
第四節 章節架構簡述 7
第二章 禪宗思想史要 9
第一節「空」與「無」的對話 10
一. 禪法的興起 10
二. 龍樹般若學談「空」 13
三. 禪學東傳 17
四. 禪道思想融攝說「無」21
第二節「無心」概念的形成 28
一. 達摩禪的心性清淨說 28
二. 東山法門後 32
三. 惠能的「無心(無念)」祖師禪 35
第三節在生活世界裡實踐 37
一. 「五家七宗」生活禪 37
二. 「默照」與「看話」實踐禪 41
第三章禪宗思想的哲學分析 44
第一節 禪宗的認識論 45
一. 心識問題及其侷限之認識 45
二. 「空」的認識論 54
三. 禪宗的「去本體論」思維 60
四. 「心證」與「默會」65
第二節 禪宗的身心理論 69
一. 西方對身心理論的爭議 69
二. 身體力行的禪觀方式 77
三. 「身心脫落」的禪悟境界 80
第三節 禪宗的人格理論與精神成長 83
一. 禪的「場所人」概念 83
二. 禪的「個體化」與精神成長 87
三. 禪的「無位真人」的人格典範 88
第四章禪宗的全人教育 94
第一節禪宗教育之「全人」觀 95
一. 回歸「人」為主體之教育觀 95
二. 身心不二之鍛鍊 99
第二節禪宗「全人教育」之終極關懷 103
一. 健全圓滿人格之陶養 103
二. 在「全人」中展現「真人」 105
第三節禪宗「全人教育」之現代詮釋 109
一. 「整合性」的生命教育特質 109
二. 「實踐性」的生活教育回應 116
第五章禪宗全人教育的方法與意義 121
第一節以覺為導的教學法 123
一. 稟承傳統的「迷時師度」123
二. 超越傳統的「悟時自度」130
三. 「覺教」豐盈生命如實之內涵 133
第二節以身為教的教學法 137
一. 八棒四喝內蘊慈悲啟發 137
二. 因材適性強調個別關懷 141
三. 「身教」揭示生命之學問 144
第三節情境為教的教學法 149
一. 尋常日用之機會教育 149
二. 緣境內觀之自省教 155
三. 「境教」展現學問之生命 160
第六章結論 166
一. 禪宗「教育方法」的殊妙意涵 167
二. 禪宗「教育倫理」的時代意義 168
三. 禪宗「宗教教育」的超越與實踐 168
四. 禪宗「全人教育」的落實與期望 169
五. 本論文的限制與建議 170
參考文獻 172
ヒット数370
作成日2003.9.18
更新日期2022.08.15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354729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