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塵世的付出,來世的福報 -- 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捐獻現象 |
|
|
|
著者 |
劉怡寧
;
瞿海源
|
掲載誌 |
「宗教與社會變遷 -- 第三期第五次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論文集
|
出版年月日 | 2001.02.23-24 |
出版者 |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布施=宗教捐獻=寺廟募款=Donation=Dana; 佛教信眾; 宗教信仰=Religious Belief; 台灣佛教=Taiwanese Buddhism; 功德=福報=福田=Virtue=Merit |
抄録 | 一個以物質付出來成就精神信念的“宗教捐獻”行為,長久以來,就一直是個普見於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實踐。在東方傳統思想中,素有佈施金錢給僧侶、寺廟,將能累積福德的價值觀;且寺廟常提供各種未明確定價收費的神聖性服務,在隨喜功德的價值觀下,付出金錢的多寡,端視信徒內心如何估算奉獻與回報間的關係。相對的,西方社會在中世紀時,由教會出售贖罪券,允諾信徒來世的解救,為教會累積了大筆的俗世財富;而16世紀基督教新教改革的喀爾文教派一支,提出賺錢榮耀上帝的主張,為其後資本主義的發展,埋下理念上的伏筆;且基督教至今仍維持11奉獻的制度,除象徵對上帝的虔敬外,也具以維繫教徒和教區間的關係。故從歷史上的宗教發展經驗觀之,可發現在諸宗教的教義及理念中,並不認為世俗的金錢和神聖的宗教情懷間,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也不會單純地將金錢簡化為罪惡之象徵;相反的,反倒將金錢的世俗性格,做了神聖性的轉化,使信徒得以藉金錢奉獻的行為,確證自己的宗教虔信度,化解了神聖領域和世俗領域,所可能隱含的矛盾衝突處。
|
目次 | 一、「宗教捐獻」行為的現實意義 二、相關宗教捐獻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三、資料來源與研究策略 四、研究發現 1.宗教捐獻行為的變遷趨勢(1994-1999) 2.誰在捐款?影響捐款與否的邏輯迴歸分析 3.誰捐得多?影響捐款多寡的多元線性迴歸分析 4.為什麼捐?影響捐款原因的邏輯迴歸分析 五、結論及討論
|
ヒット数 | 1844 |
作成日 | 2004.05.21
|
更新日期 | 2014.03.31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