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陳月杏 (撰)=Chen, Yueh-hsing (compose)
|
出版年月日 | 2015 |
ページ | 115 |
出版者 | 佛光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fgu.edu.tw/
|
出版地 | 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佛光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宗教學系 |
指導教官 | 姚玉霜 |
卒業年 | 103 |
キーワード | 護摩; 火供; 阿含經; 大日經; 大日經疏; 密續; 大威德金剛 |
抄録 | 在印度太古印伊時代(Indo-Iranian Period)之宗教儀式,就有火神阿耆尼(梵 Agni)驅魔求福明載印度古典吠陀經中,為最受到尊重的神祇之一。印度從古代即盛行拜火儀式,阿耆尼在天上被當作太陽,在空中被當做閃電,在地上被當作祭火而受稱頌其德,是人類與神之間的媒介,為各種祭祀中不可缺少。
從原始佛教的觀點看來,佛陀對於婆羅門的各種祭祀持反對態度。根據《阿含經》記載,佛教初期佛陀教授弟子主要是正向涅槃的解脫道(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而非印度教之火供等儀式為其修行方法。
佛教發展至密續 (tantra)時期,才特別著重儀式、象徵、咒語、與觀想等,又以此火供(homa)成為密教之重要修法。本文欲研究對於《阿含經》與《大日經》中關於「火」、「火供」的議題進行探究和詮釋。本研究本主要研究的範圍是以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阿含部之《增壹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雜阿含經》四部漢譯經典中,與《大正新脩大藏經》密教部之《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與《大日經疏》等經典書籍。
本論文章節內容:第一章節為緒論,敘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與架構,文獻回顧,研究方法。第二章節探討佛教初期對火供的觀點,對於《阿含經》的內容進行探討,論述該經典對火供的觀點。第三章節探討佛教密續時期對火供的觀點,從《大日經》與《大日經疏》的內容,敘述火供的觀點。第四章節介紹大威德金剛形象與教法,並對大威德金剛火供進行訪談分析。第五章節為結論,乃整體論文的回顧,並提出本研究不及之處與未來研究方向與展望。
|
目次 | 摘要 i 目次 ii 表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簡說火供 3 第三節 學術研究回顧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論文架構 14 第二章 佛教初期對火與火供的觀點 18 第一節 佛教火供的起源 18 第二節《阿含經》介紹 20 第三節《阿含經》之火的涵義和寓意 22 第四節《阿含經》之火供觀點 28 第三章 佛教密續時期的火供觀點 36 第一節《大日經》簡介 36 第二節《大日經》之核心思想 45 第三節《大日經》之〈世出世護摩法品〉解析 51 第四節 印度教與佛教火供之差異 62 第四章 大威德金剛火供儀式之探究 64 第一節 大威德金剛簡介 64 第二節 大威德金剛教法的介紹 74 第三節 參與大威德金剛火供儀式者之訪談分析 85 第五章 結論 97 第一節 研究成果說明 97 第二節 未來研究發展 102 參考書目 103
表目錄 表3-1:《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的經名及版本 37 表3-2:《大日經》主要注疏及收藏情況 42 表3-3:《大日經》吠陀時代的火法 51 表3-4:佛陀解析十二種菩提之火 55 表3-5:外護摩VS內護摩 62 表4-1:有關大威德金剛,歷來譯師不同的譯詞 65 表4-2:常見大威德金剛的形象 69 表4-3:大威德金剛左右三十四條手執器 70 表4-4:大威德金剛的特點 73 表4-5:大威德金剛教法發展的五大時期 75 表4-6:閻摩德迦續的廣中略三續 79 表4-7:《閻摩德迦黑續》各品略述 80 表4-8:大威德金剛五大傳承 83 表4-9:火供供物的象徵意涵 88 |
ヒット数 | 418 |
作成日 | 2016.08.05 |
更新日期 | 2023.03.28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