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法藏與陳那在三性上理解的特殊性——以「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依他起性篇為中心 |
|
|
|
著者 |
陳宗元 (著)
|
掲載誌 |
2016年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論文集
|
出版年月日 | 2016.12.10 |
ページ | E1 - E30 |
出版者 | 華嚴專宗學院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法藏; 三性; 見邊說; 二分依他起性; 有無等四偈句 |
抄録 | 法藏在「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依他起性篇中,對於依他起有無一異等的內涵,以「非」等四偈句來說明依他起性的有無等,皆非語言概念所能表述。與其他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的關係,也不是各別各別的說明,而是三性一體的關照。此與世親等 所代表的主流唯識學者,以二分依他起性說所建立的三性不一不異說是不同的。
又法藏以三性各具二義,從性相上同時觀照三性時,三性之間是相即又相離的關係,而從此關係說三性不一不異。相對於此,法相宗雖也說三性是不一不異,但那是以依他起性為中心所成立的三性不一不異 。甚至可說法相宗 將依他起性 作為轉依的中心 ,較偏重在唯識理論的角色,故強調 悟入依他起性即悟入唯識性 。
法藏以依他起性的兩面性 ---「緣起」與「無性」為立論基礎,而以「非有」四偈句來表現依他起性的深度與廣度,此已與世親的「二分依他起性」為理論基礎,所成立的依他起性的內涵不同。從另一方面來看,源自於《解深密經》的三性,確實在法藏的手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法藏擴大了依他起性的功能與格局。此類似於被認為唯識學者的陳那,而以「三性即般若」來定位三性一樣,如此三性可各別定義為「止遣、樂說、出生」三種含意,並且具有對治執著於有相分別與無相分別所帶來的錯誤。此說也是 擴 大 了 世 親 的 三 性 說 是 以 依 他 起 性 說 為 中 心 所 成 立 的 理 論 的架構。
陳那的三性說已經離開了世親的三性顯識論的單純的架構,而走向對治「有相分別與無相分別」等實有化概念的工具。對於依他起性的經文或事相,必須不能陷入於有相與無相觀念上的錯誤,保持正確的認識,才能出生「圓成實(無)性」的功德。在對治面上,三性已經不能單純地定義為「有依他及圓成實性,而無遍計 所 執 性」, 或 者 是 說 「 圓 成實 性 清 淨 , 遍 計所 執 性 雜染 」等 單純地分類。而是發展成一句經文中有三性,甚至是一念之間具有三性。
而法藏以「非 」 等四偈句,透 過 層次的辯破 , 瞭 解到種種之偏執及偏執的種種過失,而後開顯其義,最後則總述三 性的真妄互融。 如 此 一方 面 否 定 概 念 的實 有 化 , 同 時 也點 出 了 三 性 「真 實 」的一面。對於三性以這樣的「開與遮」的手法來使用,確實是與陳那接近。透過依他起性「非」等四偈句的否定,不僅是擴大了依他起性的內涵,也達到「無執、平等」的般若境地。
所以吾人將三性依時間的序列來看,從世親的「二分依他起性」說,到陳那的依他起性的「如幻」說,再到法藏的四層次的依他起性說,似乎也可發現三性說在歷史上兩種不同的發展。 |
目次 | 一、前言 E3 二、本文 E4 三、結論 E26 參考文獻 E28 |
ヒット数 | 453 |
作成日 | 2016.12.14 |
更新日期 | 2023.07.1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