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童元方
|
掲載誌 |
二○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輯二:人間佛教宗要
|
出版年月日 | 2015.09 |
ページ | 349 - 356 |
出版者 |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fgsihb.org/
|
出版地 | 高雄市, 臺灣 [Kaohsiung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職稱:東海大學講座教授 |
抄録 | 離開美國去香港,到了香港中文大學教書,不在中文系,也不在英文系,卻是在翻譯系。在所教各課中,有一門翻譯史。概論之後,我一定專講幾堂佛經翻譯,有兩個人更是我非常佩服而虔心講授的:一是姚秦時的鳩摩羅什,一是初唐的玄奘大師。都是從譯者與譯經的角度切入的。羅什所譯文字典麗,讓我時常想起之前陸機的文賦與之後劉勰的文心雕龍。其華美蘊藉使繁複顯出了層次,穠麗表達了豐實。咀嚼之際,齒頰留香。玄奘大師我最初的認識,自然是來自西遊記。小時候總是奇怪:為什麼三藏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之際,穿梭西域各國邊境竟然沒有語言的問題﹖與十方土地固然溝通無礙,妖怪也講人話,雖然一言不合即打將起來。但是閱讀的重點在於行路之難與苦,所以主戲就落在為安然度過八十一難而解決問題的孫悟空身上。對三藏法師以念金箍咒來規範行者不免心生怨懟,也就不明白他從中土西行,面對黃沙與白雪的重重險阻,穿越大漠與高山,以求經弘法的初心與壯志。反而是在教佛經翻譯的課上,細細研讀他五種不翻的譯經原則,真實世界裡的玄奘大師遂逐漸浮現出來。可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三藏文字的質樸,有時質勝於文,可以視為當時的翻譯體。無華是他追求的目標,與羅什的有華成了旗鼓相當的對照。譯經的手法不同,弘傳的心志則一。 |
ISBN | 9789865777999 |
ヒット数 | 707 |
作成日 | 2017.01.19 |
更新日期 | 2018.06.1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