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華嚴經》戒律觀之探討——以賢首法藏為主=A Study of the Dharma of Precepts in the Huayan Sutra: Based on Shianshou Fatzang''s Standpoint |
|
|
|
著者 |
徐慈珮 (著)=釋宏源 (au.)
|
出版年月日 | 2019 |
ページ | 1 - 195 |
出版者 | 法鼓文理學院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dila.edu.tw/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法鼓文理學院 |
学部・学科名 | 佛教學系 |
指導教官 | 陳英善 |
卒業年 | 107 |
キーワード | 法藏=Fatzang; 華嚴經=Huayan Sutra; 探玄記=Tan Shiuan Ji; 戒律=precept; 體相用=ti; shiang; yung |
抄録 | 本論擬從賢首法藏的立場出發,探索法藏對《華嚴經》有關戒律的見解,揭露《華嚴經》與戒律交涉的面向及戒律在華嚴修道上的意義。於研究進路方面,採取體、相、用為軸心,並以華嚴修道之信、住、行、迴、地等不同的階段為對象,以《六十華嚴經》與《華嚴經探玄記》此作為論述的核心文獻。寄寓以彰顯法藏之華嚴戒觀,建構華嚴整體修道的戒律面貌,勾勒華嚴戒度寄顯三乘之修道歷程與一乘無礙自在的戒度行,拼湊一塊華嚴戒律地圖。借賢首法藏之眼,現華嚴戒度之行。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explore views on the dharma of precepts in the Huayan Sutra based on Shianshou Fatzang’s standpoint and expos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precepts in the Huayan Sutra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precepts in the Huayan path of practice. In terms of research approach, the ti(體), shiang(相)and yung(用)are used as the core, and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shin(信), ju(住), shing(行), huei(迴), and di(地)of Huayan cultivation as the object, and the Sixty Volumes of Huayan Sutra and Tan Shiuan Ji(探玄記)as the core document of discussion. It is intended to highlight the the dharma of precepts of Huayan, to construct the aspect of precepts in Huayan''s overall cultivation, to outline the Huayan stipulation that feature the progressive cultivation path of the Three Vehicles, and unimpeded ease of precept practice of the One Vehicle. To sum up, the purpose is to chart up the map of the precetps in Huayan, thus revealing the practice of precepts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Shianshou Fatzang. |
目次 |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目次 VIII 圖目次 IX 凡例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所在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一、華嚴經與華嚴經論 4 二、華嚴戒之研究進展 7 第三節 研究策略 11 一、研究進路與方法 11 二、研究範圍與文本 12 第四節 章節架構 14 第五節 預期成果 15 第二章 華嚴體相用之意涵 17 第一節 體相用為軸線顯華嚴義 17 一、名相語彙的解構 19 二、互動多向的開展 20 三、相融自在顯圓義 21 第二節 體相用彰四德之戒度行 22 一、隨入一門眾德咸具 22 二、住持威儀為戒度行 23 三、應機與順法之戒觀 25 第三節 應機說法與以義分教之華嚴行 29 一、教因機顯以攝眾生行華嚴圓行 30 二、一乘正義三乘方便之圓教修道 32 三、一乘與三乘教說決顯一乘之妙 35 第五節 小結 38 第三章 地前之體 39 第一節 〈淨行品〉之體 39 一、寄顯終教信為位前方便 39 二、以信行內證及行願為體 41 第二節〈梵行品〉之體 44 一、住位之體相用 44 二、作與無作為體 46 三、戒、四等與慧為體 49 第三節〈十行品〉之饒益行與戒藏之體 53 一、十行之位體 54 二、饒益行之體 56 三、戒藏之體 60 第四節〈十迴向品〉之體 64 一、不可思議大願為體 64 二、三昧與善根為別體 66 第五節 小結 69 第四章 地前之戒度行持 73 第一節 〈淨行品〉轉事成願之在家戒行 73 一、六義十勢轉世事成行願 73 二、順一乘教而顯在事益大 76 三、以三乘合明在家出家戒 77 第二節〈梵行品〉無念正行與出家戒行 78 一、十法徵破以相盡而顯無念行 79 二、趣向一乘修習利他深觀果智 80 三、以三乘教法明出家所成戒行 82 第三節 饒益行與戒藏之菩薩三聚淨戒 83 一、饒益行之自分與戒藏之勝進 83 二、饒益行不染六塵淨持菩薩三聚戒 85 三、戒藏一乘普賢十戒通菩薩三聚戒 88 第四節〈十迴向品〉十大行與三迴向 91 一、以不思議之大願廣行迴向 91 二、十大行三迴向成菩薩三聚淨戒 94 第五節 小結 97 第五章 登地六決定為體 101 第一節 證智相應與順法理之六決定 101 一、十地之地體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102 二、決定是義,以證智相應顯特勝 103 三、六是數,以彰順法理之善決定 106 第二節 六決定為地前與登地之位體 108 一、依體起用以明修道位體之勝與劣 108 二、大善決定乃為六決定之修道關鍵 110 三、登地以六決定之二利雙行為行相 112 第三節 揀別種性、菩提心與六決定 115 一、以佛種性為華嚴種性義 116 二、以佛菩提為華嚴發心義 121 三、六決定勝於種性與發心 128 第四節 小結 132 第六章 圓成菩薩三聚淨戒 135 第一節 寄顯於戒度的離垢地 135 一、假寄顯與理實之戒度 135 二、二地寄顯之四重行相 137 三、諸地依相配乘之原則 139 第二節 廣、大、無量成十地戒行 141 一、二地以離垢而顯真如 141 二、十善為三聚戒之正行 144 三、二地以戒廣而成戒行 147 第三節 二地以性戒成就而淨尸羅 150 一、初地已斷邪行障而入二地 151 二、二地十心作意不誤入正行 153 三、二地不待思擇而成就性戒 156 第四節 說大與義大同明三聚淨戒相 161 一、義大與說大之可說與不可說 161 二、說大明離垢地菩薩三聚戒相 164 三、義大顯菩薩戒度之無盡無盡 173 第五節 小結 179 第七章 結論 181 一、總結以上的研究 181 二、研究限制與突破 185 三、未來的研究方向 185 參考書目 186 一、原典 186 二、專書 188 三、書篇 189 四、期刊 190 五、會議論文 192 六、學位論文 193 七、其他資源 194 附錄:彙整本論華嚴修道與戒之行布次第 195 |
ヒット数 | 934 |
作成日 | 2022.06.16 |
更新日期 | 2023.01.0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