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陳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 譯注與研究=The Translation, Annotation and Study of Prajñāpāramitāpiṇḍārthaḥ by Dignāga |
|
|
|
著者 |
蔡貴玫 (撰)=Tsai, Kuei-mei (compose)
|
出版年月日 | 2013 |
ページ | 120 |
出版者 | 國立政治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ncc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國立政治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宗教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陳一標=Chen, I-biau |
卒業年 | 101 |
キーワード | 十分別散亂=daśabhiś vikṣepaiś; 八事七十義=abhisamaya; 三性=trisvabhāva; 行相=ākāra; 幻=māyopama |
抄録 | 公元五、六世紀,印度論師陳那Dignāga所著的《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prajñāpāramitāpiṇḍārthaḥ,於1937年,尼泊爾發現的現存貝葉梵本,於此展開了現代學者對應陳那立場的探討。漢譯本最早為宋朝施護的譯本,於1012年在中國譯場譯出。1947年G.Tucci、1958年宇井伯壽、1961年服部正明等學者都曾針對此論做了相關譯注及研究。 譯注篇,筆者主要針對現存梵本,逐偈做現代的翻譯,稱為今譯,對照英譯及日譯,再做相關的解說,筆者參考三寶尊的釋論及八千頌般若做相關的解說及補充說明。 研究篇,筆者先說明研究動機及目的,再藉由現代研究成果來說明此論的價值,之後切入陳那及此論的介紹,陳那的生平著作及其影響略述,再說此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的內容,五十八偈包含的內容是八千頌,既知是八千頌般若就必須從般若經的流衍說起,之後再略為說明八千頌般若的內容,最後說明此論的主要內容及定位。再接著,說明此論的漢譯化背景,從中國譯經說起,之後再銜接施護及其譯經背景,此論及釋論的漢譯,說明三寶尊所解讀的陳那在此論中的立場。最後,探討陳那的般若立場及其在本論中所表徵的特色,是如來藏及遍計、依他及圓成實三性。而陳那在離開犢子部後受學於世親,因此他的三性與世親所著的三性論之間有無可議空間,筆者略而探討。最後是陳那的行相ākāra與幻māyopama的立場又是如何定位。筆者總結譯注及研究最後理述出二個結論,並且肯定陳那的《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是相當具有研究價值的論述。
|
目次 |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4 第三節 現代研究成果回顧 6 第二章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在陳那著作中的地位 11 第一節 陳那(Dignāga)之生平、著作與思想概說 11 一、陳那之生平概述 11 二、陳那的著作 15 三、陳那與其唯識思想影響略述 18 第二節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的綱要內容 21 一、般若經流衍略述 21 二、略說八千頌般若 23 三、《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的主要內容 29 四、《現觀莊嚴論》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之異同 42 第三節 陳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的定位 59 第三章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的漢譯化背景 63 第一節 漢語譯經的脈絡 63 一、中國譯經事業概說 63 二、施護及其譯經背景 67 第二節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 71 一、陳那的《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與三寶尊的《佛母般若波蜜多圓集要義釋論》 71 二、漢譯失真的界定概說 73 第四章 陳那的般若立場與其特色 76 第一節 陳那的般若立場 76 第二節 陳那在《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中所表徵的特色 80 一、 三自性: 80 二、 如來藏: 84 第三節 陳那與世親的三性立場探討 86 一、世親的三自性主張 86 二、陳那的三自性概念 89 三、三自性的譬喻及般若的九喻略說 91 四、陳那的行相(ākāra)及幻(māyopama)的立場 93 第五章 結論 99 參考文獻 101 漢譯大藏經 (按藏經冊別排列) 101 研究著論 103 附錄一:世親《三自性論》梵漢本整理 112
|
ヒット数 | 44 |
作成日 | 2023.05.29 |
更新日期 | 2023.05.2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