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以「別境心所」設計相應於「五戒」的實驗性生命教育課程 -- 以預防「成癮行為」為例=Take "Five Mental Concomitants That Are Contingent on Their Objects" as a Core to Design an Experimental Curriculm Corresponding to The Five Precepts: Take Preventing Addiction for Example |
|
|
|
作者 |
釋照澄 (著)=Shih, Chao-cheng (au.)
|
出處題名 |
2016「人間佛教與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
出版日期 | 2016.05.21 |
出版地 | 嘉義, 臺灣 [Chia-i,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主辦單位: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南華大學人間佛教研究與推廣中心、南華大學生命教育研究中心 |
關鍵詞 | 別境心所=Five Mental Concomitants That Are Contingent on Their Objects; 五戒=The Five Precepts;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 上癮=Addiction |
摘要 | 近年來大徐生沉溺於毒品、網路的現象日益嚴重,不僅影響其正常的生活作息及學習態度,更可預見未來將障礙其職涯發展。有鑑於此,本文以「成癮」現象為例探討如何以「別境心所」為著眼點來設計相應於「五戒」的實驗性課程,而此種生命教育的課程目標在於預防「成癮行為」的發生。 在論述的行文方面,首先,就「癮」在文字轉喻的面向,定義「成癮」是只設一種負面的、病理的習慣,而將心理學家威廉.格拉賽(William Glasser)所提出的「正向耽溺」的論點予以排除。其次,闡明何以當人的心態相應於「五戒」時得以避免在面對困境視「成癮行為」為唯一的策略,文中將分別以《大智度論》第十三卷為詮釋「五戒」意涵的主要依據,以彰顯「五戒」時為預防「成癮」的一帖良藥。第三,以《成唯識論.卷三》為依據說明「別境心所」之欲、勝解、念、定、慧心所的內容,並說明以此五為「別境心所」設計符合五戒、活潑且能吸引年輕人注意立課程的概念。第四、結論,說明生命教育的課程如何能在淺移默化忠薰變大學生八識田中種子,在現世及未來世能行為受五戒,且能降低受到病理性成癮的危害。 |
目次 | 一、前言 二、「五戒」所含攝的內涵如何能預防「成癮行為」 三、以「五別靜心所」為核心設計相應於「五戒」的課程 四、結論
|
點閱次數 | 1712 |
建檔日期 | 2016.06.22 |
更新日期 | 2016.08.2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