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法藏大師對般若真空之看法
作者 陳英善 (著)=Cheng, Ying-shan (au.)
出處題名 2018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出版日期2018
頁次157 - 180
出版者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huayen.org.tw/index.aspx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 中華佛學研究所 研究員
關鍵詞真空; 深空; 空有不二; 二諦中道; 般若經
摘要 《般若經》的核心思想,主要在於「空」,不論大至六百卷《大品般若經》(玄奘大師譯),或小至《般若心經》,無不顯示諸法緣起無自性空之道理。此空無所得,即是所謂的「真空」。一般吾人對空之理解,著眼於遮情方面,以破執為主導,而對於表德方面,則甚少論及之。對法藏大師而言,真空具備了遮、表雙重涵義,以「即有之空」、「即空之有」來表達真空之意涵,顯示真空即是「空有不二」之意。此「空有不二」之真空,或以深空、真空不思議、二諦中道等表達之,用以顯示真空甚深之涵義。
從法藏所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十二門論宗致義記》等論著中,可知無不闡述此「空有不二」之真空道理。其對《般若經》之看法,基本上,判屬於實教(或稱一乘教),而此實教包括了終、頓教,如法藏以實教來解釋《般若心經》,以頓教來說明《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八會那伽室利分」。諸如此類,在在顯示法藏對《般若經》之看法,跨越了終、頓教,乃至一乘教。由此可知,「真空」之意,蘊含了終、頓、圓教,而非如一般所說:法藏將《般若經》純判屬於始教而已。
因此,本論文針對《般若經》之真空來探討,主要從三方面來切入,首先,對種種「空」加以辨別;其次,就二諦中道來論述真空;最後,就判教來看真空所扮演之角色。
目次前言 158
一、就簡別真空而論 160
二、就二諦中道而論 166
三、就判教思想而論 172
結語 179
參考資料 180
點閱次數487
建檔日期2021.12.02
更新日期2024.01.1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2888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