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釋開進 (著)
|
出處題名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11屆)
|
出版日期 | 2000.08.27 |
出版者 | 中華佛學研究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chibs.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元亨佛學研究所 |
關鍵詞 | 命根; 異熟; 留多壽行; 捨多壽行; 非時死 |
摘要 | 原始佛教所論及的二十二根,是佛教從客觀立場,說明有情生存狀態的生命原理。整個過程,自獲得生命之開始、精進修道、乃至解脫,主要原動力「命根」, 是指有情從生至死的一期生命。 論典中「命根」作用之見解,影響了當時的部派佛教,以及後來佛教的發展,乃至唯識思想之興起,亦是可以預想與理解的。早期經典乃從身、命之相屬、相離說生與死,間接說命與身之關係;部派佛教則從不同立場,說命依心相續,說明了吾人之生存,是由命、身、心三者構成完整生命體,即《阿含經》的壽、煖、識三和合。命雖由過去善惡業得,但從羅漢之捨壽、留命及非時命終的探究中理解,有情壽命主要的關鍵仍是在於因緣。 |
目次 | 前言 2 本文主要探討內容 2 二、命根之定義與作用 3 1.命根之定義 3 2.命根之作用 4 三、命與身、心之關係 6 1.命與身之關係 6 2.命與心之關係 8 四、命與業之關係 9 1.羅漢之捨壽、留命 10 2.有部之非時命終 10 五、結語 11 |
點閱次數 | 117 |
建檔日期 | 2023.10.11 |
更新日期 | 2023.12.22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