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蘊、處、界的研究 -- 以《雜阿含經》和《舍利弗阿毘曇論》為中心=Research of Skandha, ?yatana ,dh?tu-around on îgama and ê?riputra-abhidharma-§astra
作者 李江瀅 (撰)=Lee, Jiang-ying (compose)
出版日期2004
頁次114
出版者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出版地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俊威
畢業年度93
關鍵詞蘊; 處; 界; 五蘊; 十二處; 十二處; 雜阿含經; 舍利弗阿毘曇論; 問分; 陰品; 入品; 界品; 原始佛教; 祇夜; 本母
摘要在原始佛教時代,佛陀教導弟子的禪觀,是以蘊、處、界為中心。所以,蘊、處、界可說是攝一切法的。筆者一直不瞭解為什麼蘊、處、界可以攝一切法?在經過整理《雜阿含經》和《舍利弗阿毘曇論》後,才對此三概念有初步的認識。
五蘊(色、受、想、行、識)的成立,分析了存在的要素,分為物質和心兩個部分。色蘊的涵蓋範圍很廣,包含一切四大(地、水、火、風)及四大所造色,所以我們的身體是屬於色蘊;受、想、行、識就是指個人心理層面。由此可知,「我」是由五蘊所組成,具無常性,一切生、住、異、滅因緣而起,打破了眾生執取「我」的概念。
至於十二處(內六處、外六處)的分析,就是我們的感官對對外境的認知作用。而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識)的成立,更能詳細的說明煩惱的生滅過程。在十八界的系統,其實就是主觀認識能力對客觀環境的識別過程分析,如眼對色產生的「眼識」,就是眼根對色境的識別。所以五蘊、十二處和十八界的設立,是幫助禪觀者在有系統的狀態下,對一一法的生滅作如實知的觀察。

The formation of pa–ca-skandh?ú (r½pa, vedan?, saμj–?, sa×-sk?ra and vij–?na-skandha) analyzes the element of existence and consists of materials and hearts. The extension of r½pa-skandha widely includes bh½ta-bhautika so that our body belongs to r½pa-skandha and vedan?, saμj–?, sa×-sk?ra and vij–?na-skandha is relative to inside part of human mind. Therefore, we can understand that ?tman is composed of pa–ca-skandh?ú and ?tman has the sense of mutability. Both the beginning of an event and ending have their own reason and they break the idea of devotion of ?tman among the public.

Due to the analysis of dv?da§a-?yatan?ni (indriya-?yatana、visaya-?yatana), it is the function of our awareness for our sensation toward objective environment. Then, the consistence of a· ?da§a-dh?tavaú can carefully express the process of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ing of worry. Among the system of a· ?da§a-dh?tavaú, it is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for subjective awareness for objective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eyes see something and we can see it. Consequently, the design of pa–ca-skandh?ú, dv?da§a-?yatan?ni and a· ?da§a-dh?tavaú is to help yogin to observe the recycling of everything among a systematic situation.
目次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1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5

第二章 《雜阿含經》和《舍利弗阿毘曇論》的簡介 6
第一節《雜阿含經》的傳譯 6
第二節《雜阿含經》在《雜阿經論會編》的編排 7
第三節《雜阿含經論會編》〈五陰誦第一〉「陰相應」的子目錄-「祇夜」9
第一項:《雜阿含經論會編》〈五陰誦第一〉「陰相應」的子目錄整理 13
第二項:《雜阿含經論會編》〈五陰誦第一〉「陰相應」之內攝頌 16
第四節《舍利弗阿毘曇論》 16
第五節《舍利佛阿毘曇論》〈問分〉「陰品」的文體架構 18

第三章 蘊的分析 21
第一節 《雜阿含經》對蘊的探討 21
第一項:佛陀為何開示五陰法門 22
第二項:五蘊與五取蘊 24
第二節 《雜阿含經》對五蘊的定義 25 第三節 《舍利弗阿毘曇論》對蘊的探討 31
第一項:《舍利弗阿毘曇論》〈問分〉「陰品」對色蘊的定義 31
第二項:《舍利弗阿毘曇論》〈問分〉「陰品」對受蘊的定義 34
第三項:《舍利弗阿毘曇論》〈問分〉「陰品」對想蘊的定義 38
第四項:《舍利弗阿毘曇論》〈問分〉「陰品」對行蘊的定義 41
第五項:《舍利弗阿毘曇論》〈問分〉「陰品」對識蘊的定義 42
第六項:《舍利弗阿毘曇論》〈問分〉「陰品」五蘊的對法分析 44
第四節 小結 58

第四章 處的分析 59
第一節《雜阿含經》對處的探討 59
第一項:十二處在《雜阿含經》的定義 59
第二項:十二處的作用 61
第三項: 修根 64
第二節《舍利弗阿毘曇論》對處的探討 65
第一項:《舍利弗阿毘曇論》對處的定義 65
第二項:《舍利弗阿毘曇論》十二處的對法分析 69
第三節 小結 83

第五章 界的分析 84
第一節《雜阿含經》對界的探討 84
第一項:《雜阿含經》界的定義 84
第二節《舍利弗阿毘曇論》對界的探討 86
第一項:《舍利弗阿毘曇論》對界的定義 86
第二項:《舍利弗阿毘曇論》十八界的對法分析 89
第三節 小結 107
第六章 結論 108
書目 112
點閱次數1221
建檔日期2007.07.31
更新日期2023.04.2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4538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