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魏晉「言意之辨」研究
作者 施忠賢 (撰)=Shi, Zhong-xian (compose)
出版日期1990
頁次122
出版者國立中央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ncu.edu.tw
出版地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岑溢成
畢業年度78
關鍵詞施忠賢=Shi, Zhong-xian; 中國文學=Chinese-literature; 魏晉; 言不盡意; 言意之辨; 言盡意; 分辨; 論辨
摘要「言意之辨」這名詞有兩種意思,當「辨」作「分辨」解時,「言意之辨」是指魏晉人士對言,意關係所作的區分,辨別; 當「辨」作「論辯」解時,「言意之辨」是指魏晉人士對言,意關係所作的論辯,綜合言之,魏晉「言意之辨」乃是魏晉人士針對言,意間的關係,異同提出自己的看法,進而引起相互的論辯.

各家在探討言,意關係時,主討論兩個問題:一是「言」的表意功能是否可以窮盡所要表達的「意」,這是屬於「言」的表達功能的問題; 一是由「言」如何得「意」的問題,這牽涉到我們理解和體驗「言」的問題.

關於第一個問題,各家所提出的結論中,主有「言盡意」與「言不盡意」兩種. 但因各家所謂的「言」,「盡」,「意」並不相同,所以「言盡意」或「言不盡意」的意思也不一致,或不對立. 若以「意」為一般的事物或心中的情志,意思,則多半主張「言」可以盡「意」,而此處的「盡」,其實是「表」或「出」的意思,這種說法以歐陽建為代表. 若以「意」為「道」,易理,佛理,聖人之意等玄「意」,則多半偏向於主張「言」不能盡「意」,這裏的「盡」便是「窮盡」的意思了,這種說法以荀粲為代表,王弼,管輅也持同樣的看法. 但也有認為「言」可以窮盡玄「意」的,如孫盛,但他所謂的「言」是指「象」,這牽涉到「象」的表意功能與一般語言文字有所不同的問題. 由此可見,對第一個問題的討論,與「言」所表達的對象有極密切的關係.

關於第二個問題,所要得的「意」,指的都是深奧無窮的玄「意」. 而所提出的方法如王弼的「忘」,管輅的「任胸心」等,都認為須透過個人主體的修養或境界才能由「言」而窮盡「意」. 佛教的言意理論尤其突顯這特色,完全是個人主體修養,境界為主,「言」的地位成了附庸,甚至被取消了. 不過這裏所指的「窮盡」,並不是「言」本身的表意功能可以窮盡玄「意」,而主是靠我們對「言」的理解或體驗而能領悟到玄「意」,所以關鍵在個人主體的修養和境界.

由此可見,魏晉「言意之辨」中,對言,意關係所作的「分辨」,各家均從不同問題和層面去作探討,但正因各家所針對的問題和討論的對象並不一致,所以彼此間的「論辯」,難免顯得有不對題的情形,這是研究魏晉「言意之辨」時所應注意的地方.
點閱次數446
建檔日期2001.03.06
更新日期2023.01.0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4818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