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青年信徒皈信歷程之研究-以法鼓山世界青年會中區法青會為例=Religious Conversion of Young Buddhist Laity:The Case Study of Dharma Drum for Young People Organization
作者 謝惠織 (著)=Hsieh, Hui-chih (au.)
出版日期2012
頁次261
出版者玄奘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hcu.edu.tw/hcu/zh-tw
出版地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指導教授鄭弘岳
畢業年度101
關鍵詞皈信=Conversion; 法鼓山世界青年會=Dharma Drum for Young People; 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 聖嚴法師=Dharma Master Sheng Yen; 常住法師=Dharma Masters
摘要本研究為探討佛教在家青年信徒的皈信歷程,並以法鼓山世界青年會〈以下簡稱法青會〉中區法青會的信徒為例。內容以質性研究方法進行深度訪談蒐集資料,經過彙整、分析與歸納,完成佛教在家青年信徒皈信歷程的探討。
研究者根據十四位佛教在家青年受訪者的訪談,加以彙整、歸納並從以下五個向度分別探討分析之:一、最初接觸佛教的因緣:以社會網絡中的家人、師長、朋友及書籍媒體為主要接觸網絡,另外還包括個人生命遭受挫折及危機,以及參加宗教活動:參禪、營隊、讀書會等;二、由接觸到持續參與法青會的助力:家人的影響、道場成員的介紹與鼓勵、團體創辦人的身教和人間佛法理念的感召、常住法師慈悲和智慧的引導、參與義工及活動的體悟、對團體的信任與支持等;三、青年皈信歷程的認知與感受:從認同信任進而知道自己的責任,並開始學習建立正知正見、如法修行,及期許自己更精進圓融、自利利人;四、青年皈信歷程的轉變:體驗皈信學佛是一個持續轉變的歷程,並清楚自己心理及行為改變的過程;五、皈信歷程的整體看法與啟示:整體皈信的歷程對這群青年人和研究者都有很深的生命啟示~那是一種學習、轉換、自我覺察、找回心靈故鄉的歷程。同時,找到明師、善知識、正信道場對皈信者也產生極重要的影響力。
最後,研究者將研究的結果與相關理論互相對照並分析做出結論。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conversion progress of young Buddhist laity, and takes the Dharma Drum for Young People Organization as a case study for in-depth interview and analysi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investigator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with 14 young Buddhist laity and provides five points of view from below analysis.
First, the prime reason of being in touch with Buddhism: Families, teachers, friends, and the media are the major resource of Buddhism. In addition, when people encounter frustration or crisis, they might also need the religious consolation, or participating religious activities such as understanding of dhyana, camping or studying club.
Second, the force to keep joining the Dharma Drum for Young People Organization: The influence of families, the encouragement and lead by Buddhist members and Dharma Masters, the Master’s compassion and wisdom, the participation in volunteer programs and activities, the trust and support for groups, etc.
Third, the perception and feeling of young generation’s conversion progress: From trust to understanding personal responsibilities, and learn the proper knowledge and view.
Fourth, the changes of young generation’s conversion progress: Conversion is a continued progress; people should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their own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nges.
Fifth, the overview of conversion progress and revelation: The conversion progress brings deep inspirations and influences to those young generation and investigators. Those are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ransforming, self-awareness and retrieving spiritual soul. In the meantime, brilliant tutors as well as good knowledge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believers.
Finally, there is a conclusion made by comparing the research result with related theories.
目次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疇 3
第三節 法鼓山世界青年會簡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皈信的定義 9
第二節 國外學者的皈信模式 13
第三節 國內學者的皈信研究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研究工具 22
第二節 研究策略 23
第三節 研究步驟 27
第四節 研究樣本 28
第四章 最初接觸佛教的因緣 30
第一節 最初接觸的社會網絡 30
第二節 遭遇人生的挫折 34
第三節 參加道場活動 37
第四節 小結 38
第五章 由接觸到持續參與法青會的助力 41
第一節 家人的影響 41
第二節 道場成員的介紹與鼓勵 42
第三節 聖嚴法師身教和理念的感召 44
第四節 常住法師慈悲和智慧的引導 45
第五節 參與義工及活動的體悟 46
第六節 團體的信任與支持 48
第七節 小結 49
第六章 青年皈信歷程的認知與感受 51
第一節 青年對皈信的認知 51
第二節 身為佛教徒的認知 53
第三節 身為法鼓山信徒的自我期許 57
第四節 小結 62
第七章 青年皈信歷程的轉變 63
第一節 皈信歷程階段性發展的轉變 63
第二節 皈信後的改變 68
第三節 小結 74
第八章 青年皈信歷程的整體看法與啟示 76
第一節 青年皈信歷程的生命啟示 76
第二節 加入法青會對自己人生價值的看法 79
第三節 師父的主要形象及其重要性 84
第四節 常住法師的形象特質 88
第五節 小結 91
第九章 討論與結論 93
第一節 研究結果 93
第二節 皈信理論的驗證 9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01
第四節 未來研究方向 103
第五節 小結 103
表目錄
表一 WILLAM JAMES的「自我的生活層面表」 11
表二 受訪者基本資料 29
表三 受訪者最初接觸佛教的網絡表 40
點閱次數57
建檔日期2023.04.11
更新日期2023.04.1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6861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