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陳素卿 (撰)=Chen, Su-qing (compose)
|
出版日期 | 1990 |
頁次 | 174 |
出版者 | 國立臺灣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nt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國立臺灣大學 |
系所名稱 | 哲學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張瑞良=Zhang, Rui-liang |
畢業年度 | 78 |
關鍵詞 | 金剛般若經; 空義; 空; 佛教; 大乘佛法; 自利利他; 教育 |
摘要 | 般若思想是佛教的理論基礎,其宗旨不僅是以性空緣起的理則,來導正偏頗、錯誤的認識,同時亦以「空」作為指導實踐的原理,由此可知「空」在般若思想中的重要性,也是佛學之精華。而「金剛般若經」則以言簡意賅的特性,深蘊此般若的宗趣,因此擬以此經為中心,論述「空」義,藉以探究般若所用以遮法來詮釋的方式,所表達的內涵,從而了解佛學的真義為目的。 本文的寫作,除了探討本經之背景及組織大意,和般若的深義外,其次即是從經文所流露的無我思想為開始,探討從無我、緣起到空,這一連串具有相關性的理論之本義,及其交涉的情形,論證無我與空同義,由此探討「空」義的蘊涵,空有之關係和中道的意義,最後則落實於實踐的層面,探究本經於踐履上如何完成般若等行。 歸結「空」理的通達,在啟發超越的智慧之生起,不僅對個人可以調適自我、修養人格,並且可以做到人心、社會的改善和世界的凈化,所以如實的把握般若的內涵而實行,就是真切掌握大乘佛法的精神一自利利他,這是本文所獲的結語。 |
點閱次數 | 44 |
建檔日期 | 2023.05.29 |
更新日期 | 2023.05.2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