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遵式《注肇論疏》之研究=A Study of Zunshi’ s Zhu Zhaolun Shu
作者 閆素滿 (著)=釋祖齊 (au.)
出版日期2023.04.12
頁次194
出版者佛光大學佛教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s://buddhist.fgu.edu.tw/
出版地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佛教學系
指導教授郭朝順=Kuo, Chao-shun
畢業年度111
關鍵詞圓義遵式; 慈雲遵式; 《注肇論疏》; 《肇論》
摘要 僧肇的代表作是《肇論》,大約自南朝梁、陳時期(約)方被編輯成書,行世以來不乏各家諸師以自宗見解為之作注,日本學者中田源次郎在〈關於肇論及其注疏〉一文中,從日本現存二十一種目錄中檢視整理《肇論》注疏,後日本學者牧田諦亮在〈關於肇論之流傳〉一文中於中田氏稿上作若干增補,合總《肇論》注疏二十三種,《注肇論疏》便是二十三種注疏之一。
《肇論》歷來受到三論宗、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的關注,從學統上來說,僧肇被尊為三論宗之二祖,六祖吉藏在著作中引用《肇論》次數最多,其世下弟子元康作有《肇論疏》三卷。天台諸師對於《肇論》的引用僅著眼於前人的徵引詳加闡釋,四祖智顗將《肇論》判為「通教」,五祖灌頂評判〈涅槃無名論〉「文義孱然」,歷來天台僧並未對《肇論》有過注疏。華嚴諸師目前所知已有五部《肇論》注疏,諸師不僅頻繁徵引《肇論》之文,並將《肇論》判為華嚴「五教」中的「終教」。禪宗將《肇論》的義理落實在修持中,在上堂演法時引《肇論》內文激發學人形成公案,目前已見禪宗諸師有兩部關於《肇論》注疏。
《注肇論疏》成書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歷來曾被學者誤認為是天臺宗慈雲遵式根據天臺思想疏解《肇論》而成,日本學者吉田剛則提出《注肇論疏》有可能是另一個華嚴宗的圓義遵式所注。慈雲遵式生於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卒於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圓義遵式生於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卒於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圓義遵式的生卒年最接近《注肇論疏》的成書時間。慈雲遵式一生著作以觀音、淨土、懺儀、戒法、施食、序文為主,未見與華嚴相關之著作,圓義遵式則有《摭要鈔》與《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科文》兩部與華嚴相關之著作,又曾於蘇州雍熙寺聽元智法師講《華嚴經》與澄觀的《華嚴疏鈔》,因此圓義遵式最有可能寫出以華嚴宗思想疏解《肇論》的注疏。再加之慈雲遵式一生行化大多於浙江東掖山、四明、黃巖、杭州、石梁等地,圓義遵式大多於蘇州與堯峯山等區域活動;慈雲遵式著作署名有慈雲、法寶、懺主,圓義遵式著作署名有「姑蘇瑞光沙門遵式治定」,從《注肇論疏》卷首標明「姑蘇堯峰蘭若沙門遵式述」,無論是從兩人一生行化地點或是著作署名分析,《注肇論疏》之作者應歸屬圓義遵式無疑。
本論文分析圓義遵式寫《注肇論疏》,主要以華嚴宗之「判教」、「一心」、「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理事」立場疏解《肇論》,於釋經系統上採用華嚴宗的「教起因緣」、「藏教所攝」、「宗趣總別」、「隨文釋義」四種詮釋架構,深受華嚴思想所啟發。圓義遵式在疏中雖亦曾引用「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等天台宗的思想,但還是以華嚴宗分判《妙法蓮華經》之「同教一乘」、「迴三入一」等判語疏解《肇論》,又透過唯識宗的「徧」、「依」、「圓」三性與「現」、「比」、「非」三量等術語融合到《注肇論疏》中,除了以華嚴宗為核心思想,還融會了天台宗與唯識宗的思想。
目次摘要 i
目錄 iii
圖目錄 v
圖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4
第三節 前人相關研究成果述評 5
第四節 研究綱要 15
第二章 諸宗與《肇論》的交涉 18
第一節 三論宗與《肇論》的交涉 18
第二節 天台宗與《肇論》的交涉 31
第三節 華嚴宗與《肇論》的交涉 44
第四節 禪宗與《肇論》的交涉 64
第三章 《注肇論疏》之作者釐清 82
第一節 慈雲遵式的生平及著述 84
第二節 圓義遵式的生平及著作 97
第三節 《注肇論疏》作者之釐定 109
第四章 圓義遵式《注肇論疏》的思想 113
第一節 《注肇論疏》的架構與體例 113
第二節 《注肇論疏》的華嚴思想 122
第三節 《注肇論疏》對天台宗與唯識宗之融會 153
第五章 結論 165
參考引用文獻 173
一、佛教典籍 173
二、古籍及地方誌 179
三、中文專書 180
四、期刊論文 182
五、碩博士學位論文 184
六、工具書 185
圖目錄
圖 1:中國三論宗的傳承 19
圖 2:中國天台宗的傳承 32
圖 3:中國華嚴宗的傳承 45
圖 4:中國禪宗的傳承 65
圖 5:《注肇論疏》的架構 115
點閱次數12
建檔日期2023.11.07
更新日期2023.11.0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8601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