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蕅益大師信願持名往生思想研究—— 以《彌陀要解》為探討依據=Guru Ouiyi's Thought Study on Faith, Wishes, and Reciting Buddha's Rebirth in the Elysium - Based on the Commentary on the Amitabha Sutra
作者 高銘鍇 (著)=Kao, Ming-kai (au.)
出版日期2023
頁次103
出版者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出版者網址 https://oh.hfu.edu.tw/main.php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高柏園=Kao, Po-yuan
畢業年度111
關鍵詞彌陀要解; 蕅益智旭大師; 三資糧=Three Elements.; 信願行=Faith, Vow, and Action.; 信願堅固=Unwavering Faith and Vow.; Seek Rebirth in Pure Land.; Single-minded Recitation.
摘要 淨空法師宣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時說;修持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可以萬修萬人去,念佛行人今生皆可成就,往生極樂一世成佛。然而,我觀察現今淨土宗的國內道場,發現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卻少之又少,為何修淨土的念佛人這麼多,人人都說要往生極樂世界,而往生者卻千中無一,落差何其之大?因而生起探究之心。
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透過碩士的研究論文,建立一套確實可行的淨土修行典範,提供持名念佛的人,有幸遇到依之修行,在今生持名念佛的人,皆可預知時至自在往生極樂。念佛求生極樂,必須具足信願行三資糧,缺一不可。淨土宗主要的修行方法。是念佛行人,只要一心念佛,就能往生極樂世界,解脫六道的生死輪迴,達到一世成佛的目的。
淨土宗所提倡的念佛往生極樂,必須具備三資糧,即是信願行,缺一不可,念佛惟有具足三資糧,往生極樂才有把握,往生的關鍵,在於信願堅固,本論文的研究範圍,主要是以蕅益智旭大師的《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為主要探究依據,並參考淨土五經和淨土宗歷代祖師大德的論著,《安樂集》、《西方確指》、《彌陀疏鈔》、《念佛鏡》、《龍舒淨土文》、《徑中徑又徑徴義》,《念佛警策》等等淨土經論。因為,蕅益大師說: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皆得往生極樂。然而,所謂「信願堅固」,一般而言,都沒有詳述內涵,所以,我把它彙整論述,讓念佛人更清楚,當如何信?如何願?如何信願堅固?以及念佛的方法與念佛的次第。做一完整的彙整論述,以利後人念佛行持。念佛人,一定要信願堅固,除了要信願堅固之外,念佛求生極樂,最重要的兩大關鍵:一者不怕死。二者無牽無掛。於死不怖,於世無著,念念不捨阿彌陀佛,一心求生極樂,如此念佛,必定萬修萬人去。
目次ABSTRACT V
VIII
目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2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3
一、 專書 3
二、 期刊論文 4
第四節 綜合文獻回顧 8
第二章 蕅益大師生平著作及其淨土思想 10
第一節 蕅益大師生平及其著作 10
一、蕅益大師生平 10
二、蕅益大師的著作 14
第二節 大乘菩薩道與淨土思想的產生 16
第三節 《彌陀要解》的內容意義 18
第三章 蕅益大師「信願」思想析論 22
第一節 「信」之意涵 22
第二節 如何生「信」 34
第三節 「願」之意涵 37
第四節 如何「發願」 40
第四章 蕅益大師信願堅固的思想析論 48
第一節 何謂「信願堅固」 49
第二節為何要「信願堅固」 52
第三節 如何達「信願堅固」 55
第四節「信願堅固執持名號」必生極樂 58
一、何謂「執持名號」 59
二、如何「執持名號」 68
三、執持名號」之次第 80
第五章 結論 85
一、古籍 86
二、專書著作 87
三、期刊論文 88
四、學位論文 92
五、網站資料 93
點閱次數13
建檔日期2023.11.10
更新日期2023.11.1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8640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