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觀音信仰與鸞堂—以宜蘭冬山覺善堂為例
作者 曾貴賢 (著)=Tseng, Kuei-hsien (au.)
出版日期2016
頁次151
出版者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s://future.fgu.edu.tw/
出版地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
指導教授姚玉霜=Yao, Yu-shuang
畢業年度104
關鍵詞冬山鄉; 觀音信仰; 觀音佛祖; 覺善堂; 鸞堂
摘要 民間信仰佔了臺灣宗教人口的大部分,因沒有嚴謹的教義、教規與系統制度,使得它具有因地制宜及時俱變的特質,而一間寺廟的興盛衰敗,與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歷史悠久且具有代表性的庄頭廟,舉凡歷史的演變、人民的遷徒、聚落的發展及轉變等,都影響著寺廟的發展與興盛衰敗,故從一間廟宇的發展演變,便可瞭解當地社區的發展歷程、居民的生活型態、經濟、文化等的變遷,可以說是先民渡海到臺灣發展的最佳見證。
宜蘭地區的古蹟中,寺廟占有一定的比例, 不僅是民間重要的社會文化資產,也是人類社會文化發展與流動的重要證物,在臺灣民間信仰中的廟宇不僅是一處個人信仰與崇拜神明的地方,從供奉的神祇、建築的特色、祭典活動等,都蘊含著重要的文化特色及族群交流等訊息。本研究的對象冬山鄉覺善堂,溯自起源嘉慶元年(1796)已有二百一十九年的歷史,從嘉慶十七年(1812)建廟至今也已有二百零三年的歷史。供奉主神為觀音佛祖,是早期當地非常著名且頗具規模的鸞堂,後因時代的演變及受大家樂簽賭盛行影響,廟方為免淪為求問明牌之困擾,於十多年前已停止降鸞濟世,也已從儒教鸞堂轉型為佛教觀音道場,扶鸞的傳統文化與活動已不復見,實為可惜。本堂祀神結構包含了中國傳統三大教派儒、釋、道的主要神祇,是一標準三教合一的廟宇。
本研究將分為五章去探討覺善堂的沿革與發展的,除了第一章緒論與第五章結論外,共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探討,第一部分冬山鄉的開發,第二部分覺善堂的沿革與發展,第三部分觀音信仰文化探究。希冀能藉由以上的探討來說明覺善堂與地方的歷史發展演變,進而瞭解文化生態與族群間的互動關係。
目次摘 要 I
目 錄 I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3
第三節 文獻回顧 4
第二章 冬山地區的發展 8
第一節 土地開闢與住民 8
第二節 平埔族噶瑪蘭番社 14
第三節 漢人的移墾 27
第三章 覺善堂沿革與鸞堂 33
第一節 歷史沿革 33
第二節 各殿祀神 42
第三節 建築空間與裝飾 47
第四節 覺善堂與鸞堂 57
第五節 扶鸞意涵與功能 67
第六節 鸞堂的改革與轉變 75
第四章 覺善堂的觀音信仰 80
第一節 觀音探源 80
第二節 觀音信仰的流傳 85
第三節 觀音的經典法門 88
第四節 觀音化身與六觀音 106
第五章 結論 129
參考書目 135
點閱次數54
建檔日期2024.08.21
更新日期2024.08.2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0237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