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走在「學」與「覺」的路上:靜思精舍清修士修習菩薩道之研究=Awakening through Learning: Exploring the Bodhisattva Path of the Jing Si Pure Practitioners
作者 潘翠微 (著)=Pan, Tsui-wei (au.)
出版日期2024
頁次126
出版者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班
出版者網址 https://religion.tcu.edu.tw/
出版地花蓮市, 臺灣 [Hualien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慈濟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班
指導教授周德禎=Chou, De-jane, 林建德=Lin, Chien-te
畢業年度112
關鍵詞佛教=Buddhism; 證嚴上人=Dharma Master Cheng Yen; 靜思精舍=Jing Si Abode; 慈濟=Tzu Chi; 法脈宗門=Dharma Lineages and Schools of Buddhism; 修行=spiritual practice; 覺察=mindful attention; 菩薩道=Bodhisattva Path
摘要 證嚴法師於慈濟成立四十周年(2006年)之際,提出設立清修士制度,本論文以花蓮靜思精舍清修士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在證嚴上人所推崇的人間菩薩道上的修行方式與修習歷程。
本論文採用敘事研究、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作為研究方法。筆者以局內人的身分,透過深度訪談,探討三位清修士的成長背景、認識慈濟的因緣、成為清修士契機。並透過分析訪談內容,了解清修士如何在覺察與反省中,力行佛法生活化,在人群中修心,做到證嚴上人對清修士的期待。
這群「帶髮修行」者,居住在叢林道場,隨眾作息,以「出家心,在家身」,投入在志業體工作,並協助道場的「家事」;以眾生為優先,捨棄小家庭與感情的牽絆,全身心奉獻。
本論文研究發現,靜思精舍清修士決心捨棄小家庭的牽絆,衷於自己的選擇,全身心投入「為佛教,為眾生」的事業。基金會的工作與靜思精舍的家事,都是修行的一部份,清修士透過覺察與反思的鍛鍊,甘願做出調整和改變,繼而產生了突破困難與逆境的動力,在反覆的嘗試中,找到屬於清修士的一條路。
On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in 2006,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the organization’s founder, proposed establishing a lay monastic system of “pure practitioners” at the organization’s spiritual abode, the Jing Si Abode in Hualien, Taiwan.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spiritual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practices of these pure practitioners and utilize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s its research methods, using the analysis paradigm of narrative inquiry.
The thesis finds that the pure practitioners at the Jing Si Abode are resolute in relinquishing family ties and are deeply committed to their chosen path, fully dedicating themselves to the mission to work "for Buddha’s teachings and for sentient being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cultivation of mindful awareness and self-reflection, these lay monastics willingly make necessary adjustments and embrace self-development, which fuels their motivation to overcome challenges and adversities.
目次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人間佛教的歷史脈絡 11
第二節 轉化學習理論及三契觀點 17
第三章 證嚴法師的人間菩薩道 23
第一節 靜思法脈與慈濟宗門 23
第二節 靜思精舍清修士 32
第三節 小結 36
第四章 清修士的學習與成長 38
第一節 成長背景 38
第二節 精舍生活 51
第三節 家業與志業 58
第四節 順境與難題 64
第五節 小結 70
第五章 學與覺的人間菩薩道 72
第一節 覺察與省思 72
第二節 轉化與體悟 93
第三節 小結 111
第六章 結論、建議與反思 114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二節 筆者的省思與心路歷程 119
參考文獻 121
(一)中文部分 121
(二)英文部分 126
點閱次數5
建檔日期2024.08.29
更新日期2024.08.2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0277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