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中古佛教史研究的源頭活水——《隋唐僧尼碑志塔銘集錄》讀后
作者 蘇小華 (著)
出處題名 世界宗教研究=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卷期n.5
出版日期2023
頁次126 - 128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雜誌社
出版者網址 http://iwr.cass.cn/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介永強同志歷經七八年時間輯校的 《隋唐僧尼碑誌塔銘集錄》 (以下簡稱 《集錄》) 於 2022 年 8 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 可喜可賀! 收到 《集錄》, 我將其置於案頭隨時查閱。 查閱數篇后, 感到此書於中國中古佛教史意義重大, 遂放下手頭其他工作快讀一過。 讀過後, 深感 《集錄》 的學術價值相當於 《宋高僧傳》, 而史料的原始性、 豐富性尤且過之。 其史料的原始性易於理解, 因為 《集錄》 所收碑誌塔銘是第一手史料, 與僧傳經過二次加工有所不同。 相同的佛教人物或者史事, 在從事相關研究的過程中,當以碑誌塔銘為主, 以 《宋高僧傳》 為輔。

《集錄》 史料的豐富性, 犖犖大端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 傳世文獻對於隋唐比丘尼沒有系統的記載, 這對於隋唐佛教史研究來說等於失去了半壁江山, 而 《集錄》 中有相當豐富的比丘尼傳記資料。 另一方面, 《宋高僧傳》 詳於南而略於北, 因而導致我們對於唐代中後期北方佛教演進的認識就比較模糊, 《集錄》 所收北方僧尼的傳記資料比較豐富, 可補 《宋高僧傳》 的結構性缺陷。 基於這兩方面的重要補充, 《集錄》 與 《宋高僧傳》具備同樣的學術價值, 宜乎一起成為治隋唐史者案頭的必備讀物。具體地審視 《集錄》 的史料價值, 筆者以為, 本書可供學者至少在以下幾方面進一步開拓學術研究的新領域。
目次一、 比丘尼及尼寺研究 126
二、 區域佛教史的研究 127
三、 輯校的優點及不足 128
ISSN10004289 (P); 10004289 (E)
點閱次數57
建檔日期2025.02.05
更新日期2025.02.1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0832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