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作者 |
蔣義斌=Chiang, I-pin
|
出處題名 |
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上輯)
|
出版日期 | 1995.07 |
頁次 | 171 - 191 |
出版者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 |
出版地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羅漢; 聲聞; 緣覺; 漢傳佛教=大乘佛教=北傳佛教=Mahayana Buddhism; 辟支佛=Paccekabuddha;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 般若經=Prajnaparamita Sutra; 般若波羅密多=般若=Prajnaparamita=Prajna=Perfection of Wisdom; 涅槃=無為法=asamkrta-dharma; 涅槃=Parinibbana=Nibbana=Nirvana; 阿羅漢=Arhat; 初期佛教=早期佛教=根本佛教=原始佛教=Primitive Buddhism=Early Buddhism; 其他; 佛教; 佛; 大智度論=Mahaprajnaparamita-upadesa-sastra=Treatise on the Great Wisdom Perfection; 大乘; 三乘=three vehicles ; 三法印=Three Dharma Seals |
摘要 | 本文以《大品般若經》,及其他譯本如《放光》,《 光讚》會讀,檢討大乘佛教初期菩薩觀念的演變,及其意 含. 若對此問題能進一步探討,將有益於吾人釐清大乘運 動的精髓.; 在大乘運動中,菩薩成一種心智上不斷開拓的過程; ,用佛教的術語,則為不執著,菩薩為其性格為何是不斷 的開發? 原始佛教三法印則談究畢涅槃,然而菩薩是不入 涅槃的,入涅槃是否是一種執著? 菩薩和聲聞,緣覺是何 種關係? 其間的差異為何? 而菩薩是一不斷開拓的過程如 何呈現其過程? 凡此,都是值得深思,有待釐清的地方. 《大品》<大如品>:「(菩薩) 自生須陀洹果證智; ,亦不證實際...... 自生辟支佛道證智,亦不證辟支佛 」. <不退品>; 「(菩薩) 能過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 位中,「雖行十二頭陀,不貴阿蘭右法」,說明菩薩之所 以和傳統佛不同,在菩薩永遠地在開發,大乘之所以為 大乘並不立基於對傳統佛教的排斥,相反地大乘應以包容 的態度,繼續開拓佛教. <道樹品>:「菩薩得一切智種 智,令眾生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辟支佛道,佛道,是眾生漸以三乘法,於無餘涅槃而 般涅槃」,大乘運動之所以為大,在它的開發,發展, 與傳統佛教,並不一定要處於對立的地位.; 菩薩和傳統佛教的關係,處於滋潤,開拓的關係然而; 大乘運動,究竟開拓了那些部分,若以知識論的角度,我 們可以看到,越晚出的般若系其理論的建築越完整,這點 對照《光讚》,《放光》即可看出,如在早出的大品經典 ,對十八空常以形容詞來描述,而晚出的大品系經典,則 用概念的論述為主.; 菩薩是永遠處於發展的狀態,其發展的究竟,和佛是 何種關係,在菩薩的性格中,最基本的特色是不著,而心 智及感情亦在開發中不斷前進; 不斷前進的菩薩,在相當 的努力後,他和佛的關係,是處於何種關係? <道樹品> 說:「當知菩薩為如佛」,「如」可以解釋為「相似」, 如此,菩薩則為比佛稍低一級,這和目前一般通行的佛教 教義一樣,但《大智度論》的解釋,則不然,《大論》說 如佛,是和佛同一如,「如」是法性,實際之意,《大論 》的解釋應符合《大品》的原意,因《大品》又說:「 當知是菩薩實如佛,何以故,以如故說如來,以如故說辟 支佛....諸菩薩摩訶薩學是如得一切種智,得名如來」. 很明顯地,此處所說的菩薩和佛關係,並不是因位,果位 ,而是說菩薩摩訶薩「得名如來」. |
點閱次數 | 885 |
建檔日期 | 1998.08.1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