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從《楞嚴經》[十番辨見]討論[真心]之體認
作者 胡健財
出處題名 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出版日期2002.07
頁次219 - 242
出版者華梵大學哲學系=Dept. of Philosophy, Huafan Univ., R.O.C.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為華梵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關鍵詞真心; 見性; 圓教; 頓教; 楞嚴經; 七處徵心
摘要《楞嚴經》「十番辨見」創自交光真鑑《正脈疏》,用以說明真心的體認[1]. 本文之作,承自這個分析,並融會各家注疏[2],一一探討這中深刻的義理,分為:一. 能見是心─眼是見緣:二. 見性不動─動者是塵; 三. 見性不滅─超越生死; 四. 見性不失─雖迷不失; 五.見性無還─可還是塵; 六. 見性不雜─雜者為物; 七. 見性無礙─有礙是相; 八. 見性不分─見無是非; 九. 見性超情─見離分別; 十. 見非是見─著即非真[3].
依《楞嚴經》的說法:「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卷一)因真心抽象,難以具體指出,而見性是真心的顯用,因此,即用即體,從見性中體會,藉此了悟真心的存在,是「十番辨見」在《楞嚴經》的價值位置. 而本文之作,便是通過經文,詳加發揮,以期達到經典「如實信解,即解起行」的宗趣所在.0
[註釋]
[1]《正脈疏》曰:「初科則顯其脫根脫塵,迥然而靈光獨耀; 二科則顯其離身離境,凝然而本不動搖; 三科則顯其盡未來際,究竟不滅; 四科則顯其從無始來,本有不遺; 五科則顯其無往無還,挺物表而常住; 六科則顯其不雜不亂,超象外以孤標; 七科則顯其性元自在,轉萬物而大小何局; 八科則顯其體本混融' 譬一月而是非莫辯; 九科則顯其諸情不墮,遠越乎外計權宗; 十科則顯其自相亦離,轉入於純真無妄. 顯見至此,可謂顯之至矣.」(見《卍續藏》第十八冊,頁四○六.)
[2]《楞嚴經》歷代注疏大部份集中於《卍續藏》第十六冊至二十四冊,可參閱.
[3] 本文「十番辨見」的標目,是概括經義,斟酌各家的說法而成.
點閱次數863
建檔日期2003.10.24
更新日期2010.12.2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7089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