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地有道」與「迴念一幾」-- 以「人的素質」之提昇為核心 |
|
|
|
作者 |
林安梧 (著)=Lin, An-wu (au.)
|
出處題名 |
人的素質 -- 「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出版日期 | 1999.12 |
頁次 | 113 - 127 |
出版者 | 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hq/hq-index.htm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系列學術研討會; 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叢刊 論著類第 1 種. ;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宗教學與哲學教授暨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
關鍵詞 | 實存本源; 文明; 文蔽; 身心; 兩端而一致 |
摘要 | 本論文旨在經由存有的溯源方式,指出人的素質必然關聯著天地之道 的生長,蓋「天地有道」,「人間有德」,這裡隱含著一個迴環相生的可 能. 首先,筆者窮本溯源的指出人的實存本源乃是一「受誘性 / 自由渴求 / 犯罪 / 墮落 / 救贖」這樣的存在. 再者,筆者更而闡明人不可能只 在文繪前的素質下來生長,人更在文繪中的素質下生長. 因人在文繪 下的素質中生長,人必得面對「文明」所引生的「文蔽」問題. 人既 然必得面對存有的開顯與遮蔽之問題,筆者進一步經由「存有三態」 深論之,強調如何回到存有之本源. 因之,筆者指出應揚棄「以心控身」的傳統,而宜「身心一如」的「 以身調心」,讓生命真能自如其如的開顯其自己. 順此,筆者檢討了「 心性修養」,「社會公義」的兩者關係,強調社會公義的優先性. 因之 ,作者更以王船山「兩端而一致」的方式論及存有之道的治療之運用 ,將「權利名位」俱歸返於「實地經義」,人的素質自然而然在此天 地之道中,一念迴幾的回到本源,好自生長,人的素質亦因之而提昇. |
點閱次數 | 1374 |
建檔日期 | 2000.07.28
|
更新日期 | 2014.04.0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