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北朝《華嚴經》寫經與刻經初步考察
作者 崔中慧 (著)=Tsui, Chung-hui (au.)
出處題名 2017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出版日期2017
頁次401 - 424
出版者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huayen.org.tw/index.aspx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助理教授
關鍵詞佛教刻經; 北朝; 《華嚴經》; 鄴城佛教; 中皇山
摘要 北魏時期華嚴思想的流行受到北魏宣武帝支持與幾位高僧的大力弘揚有關,主要包括菩提流支、勒那摩提與曇無最等。菩提流支弘揚佛學思想中的涅槃與華嚴義學,同時他對淨土思想亦影響深遠;勒那摩提擅長《華嚴經》與《十地經論》;曇無最擅長宣講《涅槃》與《華嚴》。這三位僧人於初期華嚴思想的弘揚奠基有重要的貢獻,對北魏佛教有深遠影響。北魏之後,東魏北齊佛教重心從洛陽轉移至鄴城,興起佛教史上規模最大的刻經活動,範圍遍及山東、河北、山西、河南等多處山崖出現的石窟與摩崖鐫刻佛經。本文考察北齊鄴城相關的石窟與刻經地點,發現多處均鐫刻《華嚴經》或與華嚴思想有關的刻經,反映華嚴在當時所受重視的程度。例如河北涉縣中皇山、響堂山、河南安陽小南海石窟、安陽寶山靈泉寺石窟等。其中尤其以南響堂山一號窟專門鐫刻《華嚴經》而稱為華嚴洞;另,中皇山石窟集中鐫刻《華嚴經》、《十地經論》、《大般涅槃經》與《深密解脫經》,顯示華嚴、十地、涅槃思想在鄴城佛教的重要性。本文藉著《華嚴經》在不同地域流行,由寫本與刻經之間書法風格,探討早期佛經在南北地域間移動的文化交流現象。
目次前言 402
一.南朝書寫《華嚴經》史料 402

二.北朝《華嚴經》與《十地經論》 403

三.北朝佛教刻經的發展 405
(一)北涼石塔刻經 405
(二)北魏摩崖刻經像 406
(三)北齊摩崖刻經 406

四.結語 420
點閱次數520
建檔日期2021.12.10
更新日期2024.01.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3024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