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張麗卿 (著)
|
出處題名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25屆)
|
出版日期 | 2014.09 |
頁次 | 537 - 560 |
出版者 | 玄奘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cu.edu.tw/hcu/zh-tw
|
出版地 | 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 |
關鍵詞 | 生命抉擇; 雜阿含經; 薄伽梵歌; 自我; 無我 |
摘要 | 《雜阿含經》與《薄伽梵歌》分別屬於印度佛教和印度婆羅門教的典籍。《雜阿含經》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發展中呈現了重要的思想;《薄伽梵歌》在吠陀、奧義書等發展脈絡中則有其思想的特色,因為兩者都重視人生問題,所以引發了探討生命抉擇的動機。以對於生活、生命之關注為滅發,以及從比較宗教義理的立場,試圖對文本義理的理解、解釋之詮釋,進行兩者之生命抉擇與思想的比對,主要研究目的:1、討論《雜阿含經》與《薄伽梵歌》生命抉擇之內涵。2、探究《雜阿含經》與《薄伽梵歌》有關生命抉擇所顯現的思想特色。3、比較《雜阿含經》與《薄伽梵歌》生命抉擇之異同。討論得知:《雜阿含經》面對重病或存亡之抉擇,即是五受陰生滅、無我之智慧與觀修之呈現,此與《薄伽梵歌》不執著於感官、追求寂靜的抉擇,以瑜伽修練為重心兩者相對應。《雜阿含經》認為能夠如實的觀察身體(五陰)和各種事物的生滅變化,不愛樂、不貪執,對自我和事物的滅望滅滅了,那麼生、老、死、憂、悲、惱苦等則滅除;《薄伽梵歌》注重同時控制感官、心意與知性,而達到與梵 (真實自我)合而為一。其中反應《雜阿含經》以緣生法為諸法之根本;《薄伽梵歌》以梵(真實自我)為根本立論。《雜阿含經》注重「無我」說,以達到體證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為生命目標;《薄伽梵歌》強調「梵、自我」思想,以與梵(真實自我)合一作為終極目標。兩者對於生命抉擇的差異,顯現不同的思想特色。因此《雜阿含經》與《薄伽梵歌》在不同的生命抉擇與不同的思想中,呈現了兩者注重人類生命問題之關懷。 |
目次 | 一、前言 539 二、《雜阿含經》有關「生命抉擇」與思想 542 (一)《雜阿含經》所呈現之生命抉擇 542 1、面對重病、生存問題的抉擇 542 2、面對現世生、老、病、死之抉擇 543 3、生死輪迴問題的抉擇 545 (二)《雜阿含經》有關生命抉擇所顯現之思想 547 三、《薄伽梵歌》有關「生命抉擇」與思想 549 (一)《薄伽梵歌》所呈現之生命抉擇 549 1、生存、生死輪迴問題的抉擇 549 2、不執著於感官、追求寂靜的抉擇 551 3、生命目標的抉擇 553 (二)《薄伽梵歌》有關生命抉擇所顯現之思想 554 四、《雜阿含經》與《薄伽梵歌》二者「生命抉擇」之比較 556 (一)《雜阿含經》與《薄伽梵歌》相近之特色 556 (二)《雜阿含經》與《薄伽梵歌》不同「生命抉擇」所顯示之思想差異 557 五、結論 558 參考書目 559
|
點閱次數 | 443 |
建檔日期 | 2022.10.28 |
更新日期 | 2023.09.2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