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國小教師教學信念之省思─取徑《金剛經》的論析
作者 陳昭榮 (撰)=Jhen, Jhao-rong (compose)
出版日期2013
頁次114
出版者南華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3.nhu.edu.tw
出版地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尤惠貞=You, Huei-jhen
畢業年度101
關鍵詞般若; 《金剛經》; 二諦; 布施; 智慧
摘要老師工作不斷複雜化、社會的價值觀開始衝擊著教師的專業、學生學習態度不斷的降低、過度強調人權以至造成孩子目無尊長等。這些情況已或多或少影響許多老師的教學信心。
老師若是能夠有正確的觀念,才能如法的教育下一代。《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是一本很實用的經典,其中的奧妙智慧,能幫助老師解決內心的困惑,使老師在面對問題時,能以客觀的角度如實面對。而其經文裡談到的般若思想、真俗二諦和不住相布施等觀念,都能幫助老師解決觀念上困惑的問題。
首先,以「般若智慧」開始內觀,了解諸法實相之真意,才能如實的看清教育現場的問題。從文字進入觀照,進而體悟實相。在問題中看到諸法實相,自然能以平常心面對一切事物。有此觀念才能將問題,從世俗的觀點,轉化為勝義的看法。當具備般若觀念之後,所實踐之行動,才是真正圓滿的布施波羅蜜。教學本身即是一種布施,也唯有如此才能從布施的行為裡證悟佛陀所說之法。
將《金剛經》的智慧融入於教學工作之中,即是一種實證的過程。每件事情皆有其因緣和合而產生,能了解有開始就有結束的觀念,心態自然能接受任何狀況的發生。因為逆境不會永遠存在,總有曙光乍現的時候,以平常心面對,以如實之態度因應。把心隨時安住於當下,只要所作已做,定當不受後有。
目次摘要 I
目錄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文獻探討 6
第二章 教師教學信念轉變的因素探討 10
第一節 教育環境變遷之探討 10
一、教育環境 11
二、學校制度 14
三、社會對教師的觀感 16
第二節 學生學習心態之探討 17
一、傳播媒體的影響 17
二、延長學習時間 20
三、生活安逸,缺乏學習動力 22
第三節 家庭教育功能之探討 24
一、單親家庭 24
二、隔代教養 26
三、外籍配偶 27
第三章 《金剛經》的思想義涵 30
第一節 般若智慧 32
一、實相般若 33
二、觀照般若 36
三、文字般若 39
第二節 真俗二諦 41
一、世俗諦 42
二、勝義諦 44
三、緣起性空 46
第三節 布施波羅密 48
一、布施三法 50
二、三輪體空 56
三、無相 57
第四章 從《金剛經》看教師教學的因應之道 64
第一節 以「般若空智慧」的觀念之因應 66
一、教學環境 67
二、教育學生 68
三、教師成長 72
第二節 以「真俗二諦」的信念之因應 76
一、教學環境 77
二、教育學生 78
三、教師成長 81
第三節 以「不住相布施」的態度之因應 83
一、教學環境 84
二、教育學生 87
三、教師成長 92
第五章 結論 96
一、從困惑中找到問題 96
二、在問題裡發現智慧 98
三、依智慧觀體悟真理 101
文獻參考 104
附錄 108
點閱次數37
建檔日期2023.06.08
更新日期2023.06.0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7242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