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李子寬與戰後台灣佛教的發展(1945-1973)
作者 范國展 (著)=Fan, Kuo-chan (au.)
出版日期2016
頁次155
出版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his.ntnu.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蔡淵洯
畢業年度104
關鍵詞李子寬; 善導寺; 中國佛教會; 海潮音; 統合主義
摘要 本文主要以李子寬居士作為研究主軸,介紹他如何以一名在家居士的身份主導戰後台灣佛教發展,以及對戰後台灣佛教發揮關鍵性的影響力。在李子寬早期的人生歷練中,由於參與過同盟會、國民黨的革命事業、擔任重要官職與政治的積極參與,使其成為國民黨內部重要的黨政大老之一,其累積的人脈關係與政治手腕,對其往後所從事的佛教活動具有相當大的影響,而在與近代佛教的改革者太虛大師的接觸之後,開始李子寬的佛教人生,跟隨太虛大師為近代中國佛教的蛻變而努力。
爾後,抗戰結束後來到台灣,積極參與並護持佛教事業成為李子寬後半段人生的重心,不論是在爭取善導寺的接管與經營、佛教界白色恐怖下受難僧侶的營救、中國佛教會的在台復會、玄奘寺的建立以及《海潮音》的續辦,都可看見李子寬努力付出的身影,但由於其本身為忠貞的國民黨員,再加上受威權時代統合主義的控制之下,其「黨意」凌駕「教意」的作為,造就當時中國佛教會瀰漫著濃厚的黨政色彩,也使得李子寬在台灣佛教界的評價褒貶不一。
固然李子寬的行事作風與黨政色彩具有較大的爭議,然而,將其放在整體社會環境下去檢視,其實就是出家僧眾、在家信眾和政府之間的合作、衝突與利用,在三者的角力關係下,形成以居士佛教作為戰後台灣佛教初期發展的重心,而也是在李子寬與其他的居士的護法、弘法的努力下,奠定了今日台灣佛教發展的盛況。
目次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13
第二章 早年經歷與步入佛緣 15
第一節 家世背景與黨政人生 15
第二節 皈依太虛大師及其與佛教相關之活動 23
第三章 與戰後台灣佛教相關之活動 30
第一節 接管與經營善導寺 30
第二節 協調政教保護僧伽 43
第三節 中國佛教會在台復會與李子寬的掌權 50
第四節 倡建玄奘寺與續辦《海潮音》 76
第四章 與佛門人士的互動 88
第一節 與台籍僧侶的互動 88
第二節 與在家居士的互動 93
第五章 結論 99
徵引書目 106
附錄 115
點閱次數43
建檔日期2023.11.24
更新日期2023.11.2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8769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