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教布施實踐者內在經驗研究=A Study on the Inner Experiences of Alms-giving (dāna) Practitioner in Buddhism
作者 林恩如 (著)=Lin, En-ru (au.)
出版日期2012
頁次140
出版者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s://cp.pccu.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輔導學系
指導教授郭士賢=Kuo, Shih-hsien
畢業年度100
關鍵詞利他=altruism; 布施=Alms-giving=dana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布施實踐者的內在經驗,目的在了解布施實踐者其所經驗到的思想、情感等內心活動的過程。從佛法布施觀念為起點,探討過社會心理學利他主義理論、以及佛法範疇下利他行為的相關研究後,針對布施實踐者進行深度訪談。包括其如何詮釋布施實踐的意義與價值以及其反映在生命整體層面的影響。本研究採用立意抽樣,並以滾雪球方式尋找受訪對象,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的蒐集,並使用質性研究資料分析模式分析所收集之訪談資料。
經由質性分析歸納出布施實踐者的實踐內涵有以下四點:
一、 布施實踐的內涵是依循師父與佛法教導所產生行動
二、 布施實踐的核心價值是去除執著
三、 布施實踐亦包涵傳承慈悲與智慧的信念
四、 布施實踐的內在轉化是無所執的喜悅
並透過本研究提供助人工作者可從此種助人信念與態度做思考與學習。
目次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佛教利他思想與布施度 8
第二節 利他主義的相關的理論與研究 24
第三節 佛法範疇下利他行為的相關研究探討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2
第四節 研究程序 54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56
第六節 研究的嚴謹度 58
第七節 研究倫理 60
第八節 研究限制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2
第一節 布施實踐之內涵與主觀價值 62
第二節 布施實踐後的內在轉化經驗 94
第五章 綜合詮釋與討論 107
第一節 布施實踐內涵探討 107
第二節 布施實踐者內在轉化經驗探討 114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3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28
點閱次數37
建檔日期2023.12.08
更新日期2023.12.0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8868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