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法藏大師的五教論
作者 釋修德
出版者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第三屆 
出版地臺灣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
系所名稱第三屆
指導教授陳英善
關鍵詞法藏大師; 五教
摘要  釋尊成道後第二七日對文殊、普賢菩薩宣說了自證法門,所謂的最初的說法-《華嚴經》。自從該經首次傳譯東晉乃至六朝時代,佛教東傳中國以來,對於傳譯的許多經典,引起一種風潮,就是系統的研究,教系的組織,教學的整理等,結果釀成教判的研究,乃至發生三乘一乘,頓漸,權實等的分類。整理佛一代的經典,判定各種經典的位置,經典互相的關聯、內容的價值等,造成整個佛教的系統的研究。就如《華嚴經》自從覺賢三藏傳譯以來,很快引起教界的注視,輩出許多學者。尤其研究《十地經》最有名的光統(慧光)律師就是最初判定華嚴價值的第一人。他即由頓、漸、圓三教的分類而判定華嚴為圓教,後來到了法藏大師立五教說的教判,而把華嚴當作最高標準的一乘圓教。然吾今乃就法藏大師的五教說的論述,而藉此機緣來了解五教,並就教於指導教授的指正,使此論文更增進。
  本文的組識主要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述說法藏大師先前有關五教說的淵源。
  第二部分有四個階段-(一)、述說對佛教各派教義做出價值的判斷。(二)、闡明五教的佛種性差別。(三)、闡明五教的修行階位,此中又分三小段來說明-修行的階段、修行的時間和修行的所依身。(四)、述說佛教的修行是由迷惑轉為覺悟的過程。
  第三部分乃說明眾生本具佛性,但為何成佛?因為眾生有妄念。然如何離妄還源?法藏大師的五教論裡,認為從眾生到成佛,要有一個轉化的過程,那就是要有相應的修行步驟,才能逐步地達到成佛的果位。也就是指引眾生的方向,引導眾生堅持修行,在長期修行過程中,經歷不斷的生生死死的漫長歲月,才能逐漸地由迷惑轉為覺悟,即由因向果的漸次進修而入佛地。因此,我們可說此種性、行位與斷惑是互為一體的,而且缺一不成。
目次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中國佛教宗派自主性的展現
  第二節 法藏大師生平事蹟
  第三節 本文的組織
第二章 立五教說的由來
  第一節 先前立教說
  第二節 五教說的確立
第三章 五教說的內容
  第一節 五教的教義
  第二節 五教的種性
  第三節 五教的行位
  第四節 五教的斷惑
第四章 五教的關係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法藏大師的學說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二節 對東亞地區佛教文化的影響
  第三節 法藏大師的哲學思想對後世的影響
參考書目
點閱次數659
建檔日期2005.09.23
更新日期2015.10.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2654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