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阿賴耶識緣起研究 -- 以《成唯識論》為主=Research on Dependent Origination of a^laya: Mainly Center on CHENGWEISHILUN |
|
|
|
作者 |
劉富勝
|
出版日期 | 2004.09.08 |
出版者 | 吉林大學=Jilin University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jlu.edu.cn/newjlu/
|
出版地 | 長春, 中國 [Changchun, China]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吉林大學 |
系所名稱 | 宗教學 |
指導教授 | 邱高興 |
畢業年度 | 2004 |
關鍵詞 | 緣起=十二因緣=Pratityasamutpada; 緣起=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paticca-samuppada; 緣起=paticca-samuppada=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 種子=bija; 無我=Anatman;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Vijnaptimatra; 修行; 阿賴耶識=阿拉耶識=阿梨耶識=阿摩羅識=Alayavijnana; 初期佛教=早期佛教=根本佛教=原始佛教=Primitive Buddhism=Early Buddhism; 其他; 佛教; 佛; 成唯識論; 大乘 |
摘要 | 緣起理論作為佛教思想的理論基石,是佛教區別于其他流派的基本思想特征,與無因論、偶因論、一因論等理論根本對立。正因為緣起理論的重要地位,所以各宗都從自己的角度闡述緣起的道理,從這個意義上說,對緣起的不同理解是佛教各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阿賴耶識緣起與其他緣起理論的區別,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唯識無境”:(1)“阿賴耶識緣起”完善了原始佛教 “業感緣起”的思想,用“習氣”代替了“業”,同時規定執持習氣的阿賴耶識的存在,就解決了原始佛教“輪回說”與“無我論”之間的矛盾。(2)“阿賴耶識緣起”同一切有部的“實有緣起”一樣追求緣起理的根基,它認為是阿賴耶識。它進一步把阿賴耶識規定為“非斷非常”性,阿賴耶識與其中的種子不一不異,種子才生即滅,無間生起,所以阿賴耶識本身也是待緣的存在,這就破除了阿賴耶識的實體相。(3) “阿賴耶識緣起”同意大乘空宗“八不緣起”現象即緣起,緣起即性空的主張,并且進一步否認離識之境的存在,認為境象無非是虛妄分別所生。同時主張識體存在,為人們的修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找到根據。 同時大乘有宗認為緣起理就在現象之中,離開現象沒有緣起理。這樣就駁斥了所謂“空理”為體,“現象”為用的主張。認為現象與... Law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i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Buddhism which even makes Buddhism different from other religions. Just because Law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s important status of theory, so every sect explain Law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from own angle in this sense, the thing that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Law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every one sect of Buddhism is formed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pendent Origination of a^laya and others can be summarized as ... |
目次 | 內容提要 3-5 前言 5-7 一、 緣起理論的發展歷程 7-15 1、緣起理論是佛教的理論基石 7 2、原始佛教的緣起理論 7-10 3、一切有部的“實有緣起” 10-13 4 、 大乘空宗的“八不緣起” 13-15 二、 阿賴耶識緣起的特點和內容15-37 1 、阿賴耶識緣起的特點 15-17 2 、阿賴耶識緣起的內容 17-37 〈一〉 八識及其關係 18-27 〈二〉 現行、習氣、種子 27-31 〈三〉 唯識四緣 31-37 參考資料 37-39 論文摘要(中文) 39-43 論文摘要(英文) 43-45 |
點閱次數 | 1261 |
建檔日期 | 2008.06.27 |
更新日期 | 2015.11.2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