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南齊張融的「道」「佛」交涉思維試釋 -- 以《門律.通源》中與周顒的對話為主 |
|
|
|
作者 |
紀志昌=Chi, Chih-chang
|
出處題名 |
「佛教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
出版日期 | 2008.11.22-23 |
頁次 | 378 - 411 |
出版者 | 台大文學院暨佛學研究中心;蒙古國立大學外語學院 |
出版地 | 臺北, 臺灣 [Taipei,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合辦單位:聖嚴教育基金會/佛光大學/「台大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計畫;執行計畫:國立台灣大學與蒙古國立大學學術交流計畫;地點:台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佛光大學雲起樓406室 |
摘要 | 六朝時期的三教交涉,一直是學術文化史上既重大而又複雜紛繁的課題,其中「道」「佛」二教,在當時既各擅勝場,亦相激相盪。洎乎齊、梁,二教的矛盾對立加深,始終顯題化為「夷夏論爭」,然而在這樣的氛圍中,卻有一位「門世恭佛」的名士張融(444-497A.D.),嘗試為二家做出調節,而有《門律.通源》之論《通源》之論,顧名思義,在於融攝「道」「佛」二家,張融因此提出「道本佛跡」的主張,實則為一種開放性的《老》學理解。其理論特色,在以「道」釋「佛」的前提下,又復援「佛」以入「道」,進一步推闡出其「得意有本」的「佛/道」融攝觀:就「理境」言,著重於「性靈」(心性)主體臻於「神靜」的體道之境;就「道體」來說,《莊》學之環中,道樞合同《老》學之「虛無」,復基於此援「佛」入「道」,言「老藏即色」乃「因有以盡無」之化,至中歸於「道」本「盡有」亦「盡無」的理解。 張融的《通源》之論,雖然融攝了「道/佛」提供了一個解決可能,卻仍失之究竟。周顒的反駁,基於《三宗論》的佛學立場釐析辨異,針對張融《老》學「因有以盡無」,認為只是「知有」、「知無」,而非真正的「盡有」亦「盡無」,有類當時「空假宗名」分談「真」「俗」二諦,而為「俗諦」假有,「真諦」空無的一種失之相即的理論型態,其以此做出辨異,並至終推闡出以「佛」本歸統三教的主張。 《通源》之論,就學術思想史的意義來說,可視為道教面對佛教的普及與佛學教義的強勢威脅,並在「夷夏論爭」的緊張關係中,嘗試於理論上提昇與轉型的自覺表現,就其與佛學思維應對的跡象來看,這當中亦蘊含道教義理向「重玄學」發展過渡的因素。
|
目次 | 一.張融的信仰背景 1.吳郡張氏奉佛的由來 2.張融與佛、道之關涉 二.《通源》之道、佛融攝觀 1.「道」本「佛」跡 2.「神靜」故「不二」 3.「道」藏「即色」 三.周顒對道、佛之辨異 1.辨「道」不及「佛」 2.以「佛」統「儒、道」 四.結論:《通源》「道」「佛」之辨的學術史意義 |
點閱次數 | 1914 |
建檔日期 | 2008.11.27 |
更新日期 | 2013.07.1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