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論明代佛教孝道觀 -- 以《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為例=The Buddhist Viewpoints of Filial Piety in Ming Dynasty: With Mu Lien Jiu Mu Quan Shan Xi Wen as an Example
作者 王月秀 (著)=Wang, Yue-xiu (au.)
出處題名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卷期n.18
出版日期2003.11.01
頁次195 - 230
出版者佛光山文教基金會=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 Education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fgs.org.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為輔仁大學中研所碩士生
關鍵詞中國化; 儒家=Confucianists; 孝道=Filial Piety; 佛教倫理學=Buddhist Ethics; 目連救母勸善戲文=Mu Lien Jiu Mu Quan Shan Xi Wen; 明代佛教=Ming Dynasty
摘要印度佛教傳入中土,始與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矛盾. 衝突,爾後隨佛教積極變身的入境隨俗,兩種異質的文化甫開展交流. 調和的局面. 致宋明時,儒. 釋. 道三教已從「共容」提昇只至「共融」的階段,三教互為補益之說,皆為世人所接受. 若欲瞭解明代佛教孝道觀,則可品讀參閱明. 鄭之珍所編的《目連救母勸善戲文》. 此劇本,雖是坊間藝人依為演唱發揮的憑據,其中所蘊涵的微言大義,卻可堪稱是一面反映明代佛教孝道觀. 及濃縮當時三教融合特點的鏡子. 因此,本文擇以鄭本《戲文》為例,希冀闡明箇中所欲彰顯的孝道觀,進而檢視. 釐清佛教孝道觀「中國化」至明代,歷經揉雜中國文化的元素後,其質地與相貌蛻變的程度.

目次一、前言 1
二、明代佛教孝道觀「變」與「不變」的溯源 2
(一)中國孝道觀 2
1.先秦儒家孝道觀 3
2.「忠」、「孝」結合的儒家孝道觀 4
3.「忠」、「孝」、「節」、「義」結合的儒家孝道觀 5
(二)印度佛教孝道觀 4
三、就鄭本《戲文》論明代佛教孝道觀的中國化 6
(一)呼應並融和先秦儒家孝道觀 6
(二)融和「忠」、「孝」結合的儒家孝道觀 8
(三)融和「忠」、「孝」、「節」、「義」結合的儒家孝道觀 9
(四)道教文化滲入民間信仰的佛教 11
(五)融和三教合一的思想 12
四、就目連救母故事的演變論鄭本《戲文》「中國化」的程度 13
五、就鄭本《戲文》論明代佛教孝道觀保存「本色」的因應之道 14
(一)誦經念佛與報恩的結合 15
(二)強調出家是為報親恩 15
(三)救度與救母的結合 16
六、就鄭本《戲文》論明代佛教孝道觀的特色 18
(一)戒與孝行的統一 18
(二)孝順與念佛的統一 18
七、結論 19
ISSN1609476X (P)
點閱次數1878
建檔日期2009.08.03
更新日期2017.11.2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0319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