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宋代大慧宗杲禪思想研究=A Studying On the Sung Dynasty Ta-hui Tsung-Kao's Zen Philosophy |
|
|
|
作者 |
李開濟 (著)=Lee, Kai-gei (au.)
|
出版日期 | 1993 |
出版者 | 輔仁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fju.edu.tw/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博士 |
校院名稱 | 輔仁大學 |
系所名稱 | 哲學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李振英 |
畢業年度 | 81 |
關鍵詞 | 華嚴禪=Hua-Yen Zen; 看話禪=Look Word Zen; 默照禪=Meditate and Illuminate Zen; 即心是佛; 非心非佛; 互攝互入; 華嚴宗=賢首宗=Hua-yen Buddhism; 大慧宗杲; 心性論 |
摘要 | 本文旨在研究宋朝大慧宗杲禪師的本體論華嚴禪心性思想,與方法論看話禪的內在意識結構。全文共有十二萬字,三部份,九章,二十六節,附有語詞分析統計表五篇及年譜一篇。 第一章簡介宗杲戲劇性波折起伏的人生,著述,與思想特色。第二章宗杲心性思想。性即是心,即如來藏。第三章華嚴禪。本體心不含有任何色彩或價值判斷,修道的目的是善用此心之功能,使提昇為華嚴法界真心,此心能出生一切諸三昧法,包含十方法界,含藏一切佛力,顯示如來諸大願海。處世運用時,臨機縱奪,殺活自由,自利利他,皆無不可。第四章看話禪與默照禪。默照禪不是參禪的方法,只是修定的禪觀,大多數人非但不能入靜定,反而陷入昏沈掉舉的泥淖中。看話禪是順應人心的習氣,在念念奔馳不停的意識流上,使其轉移注意力於話頭上,時時刻刻地注意話頭,既可防止六識粗浮的妄想,又可保持七識靈明生機的活潑。第五章禪論。禪以悟為極則,悟得「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奧秘,心靈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歇。此為「先慧而後定」的入路。第六章禪病與心理困境的突破。靜定不是證悟,參禪必須要有悟的內容,否則只是徒勞靜坐。「動相不生」,只是死了不能得活,必須再轉身向上躍出禪寂的誘惑,才能夠「懸崖撒手,絕後再甦」。第七章禪宗語言研究。禪語有七種特性:象徵,譬喻,諺語方言,典故,名相,動作,不說之說。容易造成誤解。第八章從語言運用瞭解思想特質。根據數據資料顯示:宗杲重視本體心的動態變化,他較少談論入定以後的清淨真心,他的特質是:無論悟前、悟後或修行途中,他都著重心念心體的動態活用,所以才會有動態的看話禪方法產生。第九章人生觀。在「生死一如」的達觀中,包含有自他一如,心境一如,言默一如,動靜一如,道力業力一如的圓融透澈態度。大慧宗杲在中國禪宗史上享有「百世之師」,「臨濟再興」的盛譽,他針對禪宗內在的危機,設計出挽救之道:以本體論「華嚴禪」充實禪宗貧乏的內涵,以方法論「看話禪」保持心靈的明淨與生機盎然。 |
目次 | 目錄 壹 緒論 第一章 宗杲生平及其著述 第二章 心性思想 第一節 禪宗心性思想的傳承與開展 第二節 論心 第三節 論性 第四節 心性所發生的問題─怕落空 第三章 華嚴禪 第一節 華嚴禪思想發展史 第二節 宗杲的契機 第三節 宗杲的華嚴禪思想 第四章 看話禪與照禪 第一節 曹洞宗宏智正覺與默照禪 第二節 臨濟宗楊歧派大慧宗杲與看禪 第三節 天童覺與徑山杲 第五章 宗杲禪論 第一節 禪的定義、相狀、傳承、宗派 第二節 參禪的目的 第三節 參禪的入路 第四節 生死一如的禪觀 第六章 禪病與心理困境的突破 第一節 禪病 第二節 宗杲的經驗 第三節 悟後的心體 第七章 禪宗語言 第一節 禪宗語言的性質及特徵 第二節 禪語言觀的形扇背景 第三節 過與不及的語默二病 第四節 宗杲語言觀 第八章 從語言運用瞭解宗杲思想特色 第一節 宗杲心性語言的研究 第二節 七種語言特性的合用 第三節 為禪風取綽號 第九章 宗杲人生觀 第一節 先天稟賦的傾向 第二節 後天的探尋 第三節 轉識成智的驗證 第四節 生死一如的人生觀 參 結論 附錄:大慧宗杲年譜 參考書目 |
點閱次數 | 1033 |
建檔日期 | 2001.01.08 |
更新日期 | 2023.02.0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