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中論解脫思想之研究
作者 劉嘉誠
出版日期1997
出版者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出版地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中論; 解脫思想;
摘要解脫,是每個佛教徒所冀求的共同目標,它同時也是印度各宗教學派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翻開人類宗教思想史,一切宗教對解脫思想之探求,固有其勾深發微的一面,而其中,
以印度解脫思想之發達,尤令世人矚目。或有以為:「世界各種解脫觀的型態,在印度思想
中無不具,所以真正想了解解脫思想的學者,不得不從印度這思想著手。」
印度之解脫思想,肇源於梵書(Brahmana)終期之輪迴觀,隨奧義書(Upanisad)逐漸圓熟
之輪迴說與業說,至學派時代,乃成諸學派之共通思想。此中,就各學派以解脫為最高
理想並求其實現之原則而言,雖大致相近,然如何實現解脫?解脫之意涵為何?各教派所
提出之見解與方法,卻不盡相同。依印度之宗教哲學發展史,佛教興起於「教派興起時代
」(500-250B.C.)。釋迦牟尼(Sakyamuni,以下簡稱「釋尊」)時當一個教派林立、異說
紛歧而各走極端的時代,釋尊為矯正時風、指示真相而提出了緣起中道的解脫觀,為佛教
與外道間,區劃出迥然不同的解脫思想。佛教傳至龍樹(Nagarjuna, 150-250A.D.)時代
,中歷原始佛教、部派分化乃至初期大乘等階段,去釋尊入滅已相隔七世紀頃。彼時教外
學派眾多,較諸釋尊時代猶有過之,且教內派系分立,眾說雜陳,已與釋尊住世時之和
合一味,不可同日而語。龍樹面對這樣一個多元而紛歧的局面,如何駁異導正,以揭發釋
尊解脫思想之本懷呢?這是本論文所要研究的主動機。
在龍樹的著作中,《中觀論頌》(Mulamadhyamaka-karika, 簡稱《中論》)向來被學者公
認為龍樹本人的作品。論中除闡揚佛教的緣起、空、中道、二諦等根本教義外,同時也
蘊涵有意義深遠的解脫思想。此解脫思想,不僅富有敏銳的思辨性格,在表達方法上,
亦頗為明快徹底、直指直入,常令對手有莫知所措、失之噁然的感覺。最重要者,在當時
印度各學派對解脫思想各執一端之情形中,此解脫思想,筆者認為可以對治各學派之弊
病,從而幫助吾人釐清下列幾個問題:
一、關於解脫思想中「常見」或「斷見」之偏執
在一切宗教的解脫思想中,凡認為人死後有一不死之靈魂,或有一常住不變的真我,都屬
於常見。在印度思想中,屬於此種常見思想的,極為普遍,而主以梵書終期所萌芽之「
梵我同一論」(Brahma-atma-aikyam)為典型。此論認為:「宇宙之大原、世界之原理之梵,
與為吾人生活體本質之自我,在本性上實為同一。換言之,即謂宇宙之原理,當求之於自
我(Atman)。」迨至奧義書時代,梵我思想又發展為從本體論(Ontology)尋求梵我之實體,
「謂身心之最終內部,有不變常住、不可思議之靈體,為一切生理、心理之作用之根柢」
;而梵乃「自身不依存於何物,而為無始本有之獨立體……所謂無始無終、常住不變,而
含有不死(amrta)、不壞(aksara)、不朽(asirya)、常恆(nitya)、無限(ananta)等語」之
意。而此常住不變之梵,繼而又發展為具人格的創造神--梵天,為世界之創造支配
者,又為司人間之運命者,認神人之區別關係,宛然與猶太教之思考相同。至於佛教內部
之學派中,說一切有部主張一切法實有,犢子部位不可說我,大眾、分別說部位一心相續
的真我,都屬於不同形式的常見。
反之,如認為人只有一期之生命,人只要命終身滅,則一切歸於空無,即屬於斷見。如印
度之苦行論師,以為「身盡、福盡名為涅槃」,或唯物論之毘世論師以為「(微塵能生一
切物)無和合者即是離散,散者即是涅槃。」及部派佛教之經量部以燈焰熄滅比喻涅槃
,均被視為是虛無論的解脫觀。在《中論》中,龍樹如何以佛法的中道解脫觀,來對治上
述的常見或斷見?吾人或可將此視為空有之辨,這是本論文的研究課題之一。
二、關於解脫思想中的厭世觀或自利觀之囿見
在印度解脫思想中,厭世觀幾為諸學派共同之特徵,此由於輪迴說與身體之不淨觀,而使
諸學派萌生厭世之想。此不僅各學派有此厭世傾向,即如佛教中亦有類此之厭世傾向,如
《阿含經》說:「於色(五蘊)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惟《阿含經》之說法
對象為具聲聞根性的佛弟子與外道婆羅門,故而釋尊以出離生死之厭世觀,以勾牽聽法
者入正覺解脫門,其用意亦不難令人理解。由厭世觀進而急求一己之解脫,必然引出自利
的觀點,此種厭世而自利之消極行為,顯然不符宗教淑世利他之積極意義與功能。而作為
大乘鼻祖的龍樹,如何表現其出世而又入世、利己而又利他的解脫思想,以對治此種厭世
觀或自利觀?吾人或可將此視為大小乘之辨,這是本論文研究課題之二。
三、關於解脫思想中的信仰與理性之衝突
作為一個宗教,如果過於偏重信仰而不重理性之思考,則每流於盲從迷信;反之,如果只
重理性思考而缺乏宗教信仰,則又與一般學術無異。吾人從《中論》中龍樹所表達的空之
解脫思想,不難看出其中富有濃厚的邏輯論證性格,充分展現出其理性思考的一面;同時
,吾人對龍樹的空,如果「信戒無基,但取一空」,則屬「頑空」之大邪見。因此,在
信仰與理性的對立之下,龍樹如何取得兩者間的平衡?此為本論文的研究課題之三。
四、關於解脫思想的理論與實踐之隔閡
宗教理論如果缺乏宗教實踐,則永遠只是遙不可及的理想。龍樹的空,是否只是流於空泛
的玄談妙論?它有無宗教上的實踐之道?透過此實踐之道,其宗教上的目的為何?龍樹如
何表現其空的宗教實踐意義,以彌平現實與理想間的鴻溝?此乃本論文研究課題之四。
本論文各章節如何處理上述四個問題呢?首先,第三章探討《中論》「空無我」及「二
諦中道」的解脫思想,它如何對治常見或斷見的解脫觀?二諦中道有何殊勝意義?它如何
從空出有以矯正印度傳統的厭世觀?其次,第四章探討《中論》解脫思想的論證邏輯,以
了解龍樹解脫觀有何理性思考的一面?他如何合理解脫其所信仰的真理?另外,第五章探
討《中論》解脫思想在宗教學上的意義,以了解龍樹如何平衡理性與信仰的衝突?如何透
過宗教實踐以實現宗教思想?如何展現菩薩的利他精神以超越聲聞佛教的自利觀?我們希
望藉這些章節的探討,以了解《中論》的解脫思想如何回應這些問題。

目次
凡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
第二章 龍樹以前的佛教解脫觀
第一節 解脫之概念
第二節 印度的解脫觀
第三節 《阿含經》的解脫觀
第四節 部派佛教的解脫觀
第五節 《般若經》的解脫觀
第三章 《中論》解脫思想之意涵
第一節 空無我的解脫思想
一、以空掃執
二、染凈中徹底無我
三、司入空性即得解脫
第二節 二諦中道的解脫思想
一、略論佛教二諦
二、《中論》二諦中道的解脫觀
第四章 《中論》解脫思想之論證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關於《中論》論理方法之諍一歸謬、自立與辨證
一、歸謬論證與自立論證
二、中觀與辯證法
第三節 《中論》解脫思想之論證邏輯
第五章 《中論》解脫思想在宗教學上的意義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救度學意義-終極關懷與現實關懷
第三節 神秘主義與宗教實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資料
點閱次數475
建檔日期2001.01.1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4085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