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塵世的付出,來世的福報 -- 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捐獻現象
作者 劉怡寧 ; 瞿海源
出處題名 「宗教與社會變遷 -- 第三期第五次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2001.02.23-24
出版者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布施=宗教捐獻=寺廟募款=Donation=Dana; 佛教信眾; 宗教信仰=Religious Belief; 台灣佛教=Taiwanese Buddhism; 功德=福報=福田=Virtue=Merit
摘要一個以物質付出來成就精神信念的“宗教捐獻”行為,長久以來,就一直是個普見於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實踐。在東方傳統思想中,素有佈施金錢給僧侶、寺廟,將能累積福德的價值觀;且寺廟常提供各種未明確定價收費的神聖性服務,在隨喜功德的價值觀下,付出金錢的多寡,端視信徒內心如何估算奉獻與回報間的關係。相對的,西方社會在中世紀時,由教會出售贖罪券,允諾信徒來世的解救,為教會累積了大筆的俗世財富;而16世紀基督教新教改革的喀爾文教派一支,提出賺錢榮耀上帝的主張,為其後資本主義的發展,埋下理念上的伏筆;且基督教至今仍維持11奉獻的制度,除象徵對上帝的虔敬外,也具以維繫教徒和教區間的關係。故從歷史上的宗教發展經驗觀之,可發現在諸宗教的教義及理念中,並不認為世俗的金錢和神聖的宗教情懷間,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也不會單純地將金錢簡化為罪惡之象徵;相反的,反倒將金錢的世俗性格,做了神聖性的轉化,使信徒得以藉金錢奉獻的行為,確證自己的宗教虔信度,化解了神聖領域和世俗領域,所可能隱含的矛盾衝突處。

目次
一、「宗教捐獻」行為的現實意義
二、相關宗教捐獻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三、資料來源與研究策略
四、研究發現
1.宗教捐獻行為的變遷趨勢(1994-1999)
2.誰在捐款?影響捐款與否的邏輯迴歸分析
3.誰捐得多?影響捐款多寡的多元線性迴歸分析
4.為什麼捐?影響捐款原因的邏輯迴歸分析
五、結論及討論
點閱次數1845
建檔日期2004.05.21
更新日期2014.03.3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917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