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生類的淡化與《華嚴經》的建構──《華嚴經‧入法界品》本事研究 |
|
|
|
作者 |
呂昂 (著)
|
出處題名 |
2013年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論文集
|
出版日期 | 2013.11.22 |
頁次 | 1 - 16 |
出版者 | 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uayen.org.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哲學系 研究生三年級 |
關鍵詞 | 華嚴經; 本生; 本事; 入法界品 |
摘要 | 本事是十二分教之一,是講述佛弟子前生之事的文體。《華嚴經》中共有十四則本事故事,集中在入法界品中。考察這十四則本事可以發現,其與普遍的本生頗有不同:首先,結構比較複雜,呼應人物和過去事數量都較多;其次,意圖比較模糊,前世與今世的聯繫更多是修飾性的,本生的特徵淡化了。從中可見作為大乘初期經典的《華嚴經》對本生類文體應用原則的改變,本生類開始淡化其本有的神化、解釋、傳播作用,而成為義理的一種補充說明。以〈入法界品〉本事為基礎,也可以探尋《華嚴經》之建構。因為本生本身具有的傳承意涵和〈入法界品〉本事本身的傳播特徵,流通分應該包含本事乃至五十三參在內。〈十迴向品〉的略說本生不僅體現了本生的淡化,與〈入法界品〉本事聯合考察,也能看出有其他五十三參寄位劃分的可能。事實上,本生的淡化與其大乘義理的凸顯是密切相關的。本生中,尤其是〈入法界品〉本事中所體現的深刻內涵是對華嚴義理的另一角度展現,與華嚴理趣息息相關。 |
目次 | 摘要 1 一、前言 2 二、《華嚴經·入法界品》本事的特色 3 三、〈入法界品〉本事與《華嚴經》的結構 8 (一)〈入法界品〉本事與流通分 8 (二)〈十迴向品〉本生與五十三參寄位 10 四、本生的內涵與《華嚴經》的義理 12 五、結論 14 參考文獻 16 一、原典文獻 16 二、中日文專書、論文、網路資源等 16 |
點閱次數 | 518 |
建檔日期 | 2016.05.04 |
更新日期 | 2023.07.1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