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論華嚴宗對中觀學的繼承與改造——以《肇論集解令模鈔》為例
作者 丁建華 (著)
出處題名 2013年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論文集
出版日期2013.11.23
頁次1 - 12
出版者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huayen.org.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主辦單位:華嚴研究中心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哲學、宗教學系博二
關鍵詞《肇論集解令模鈔》; 晉水凈源; 物不遷論
摘要《肇論集解令模鈔》是宋代華嚴中興教主晉水凈源的作品,是對《肇論中吳集解》的再註釋,後者雖然不是凈源所著,但卻是他理解《肇論》的重要思想來源,故以此二書來考察凈源是如何理解《肇論》的,并在闡釋的過程中對於中觀學又是如何繼承與改造的。基於真如宗與般若宗的立場及機宜不同,僧肇與凈源在觀“不遷”上形成種種差別:僧肇的能觀為般若,凈源之能觀為真心,兩者皆非有非無,但是在論述過程當中,僧肇與凈源根據機宜分別強調了非有與非無的一面,僧肇多以遮遣諸法自性為要,凈源則更樂於肯定空性之真、常。兩者所要遣除的對象也有差別,僧肇以遣除凡夫的虛妄分別為主,凈源則認為二乘滯空故示“不遷”。之所以所破不同,原因在於真心與般若的所觀不同,兩者都以真諦“不遷”為所觀,但是僧肇與凈源闡發的真諦各有偏重,僧肇偏重於自性空,凈源偏重於空性真、常,其理論基礎在於兩者的二諦觀不同,僧肇以能觀的凡、圣差別建立二諦,凈源則以性相區分二諦。僧肇之所以依凡聖立二諦,是希望通過對作為真諦的“不遷”的論述,揭示諸法無自性,昭示空義;凈源則以性不遷而依持因行、果報不遷,立修者之信愿。
目次摘要 1
一、引言 2
二、“不遷”之能觀-真心與般若 3
(一)真心與般若 3
(二)真心與般若的不同偏向 4
(三)真心與般若的不同所破 5
三、“不遷”之所觀-真諦 7
(一)所觀差別之根據—二諦差別 7
(二)所觀差別之歸結—理與行 8
四、總結 10
參考文獻 11
一、原典文獻 11
二、中文專書、論文等 12
點閱次數376
建檔日期2016.05.04
更新日期2023.07.1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5163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