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佛教石窟藝術莊嚴園區之探討─兼論在台灣地區開發的可行性 |
|
|
|
作者 |
李瑞欽 (撰)
|
出版日期 | 2013 |
頁次 | 410 |
出版者 | 佛光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fgu.edu.tw/
|
出版地 | 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佛光大學 |
系所名稱 | 宗教學系 |
指導教授 | 喻肇青 |
畢業年度 | 101 |
關鍵詞 | 佛教石窟空間; 佛教石窟莊嚴; 佛教石窟莊嚴具; 佛教石窟藝術莊嚴園區 |
摘要 | 因為個人、佛教傳播、當代台灣「佛教人間化」,道場園區發展等因素,引起想要研究:台灣有沒有「佛教石窟摩崖造像」?如何開展「佛教石窟莊嚴」?佛教發展會不會趨向「佛教石窟莊嚴園區」的方向?
初觀在歷史的長流,於文獻上佛教藝術傳播過程中,以「佛教石窟流佈」的表相、內涵、及其功用,探討佛教石窟的起源、種類、流佈;藉由各「佛教藝術」分區的「佛教石窟」田調及文獻資料,研討佛教石窟:一、「窟內空間」的形制、窟龕等;二、「窟內外銜接過度空間」的窟緣構造物等;三、「窟外空間」的環境、地質、園林、塔等,探討佛教石窟藝術的流傳與演化。是為流傳「佛教石窟藝術」之事明。
再藉由佛教基本的存有、認識論、根境識十八界中,認識石窟空間─色境,及其載體的無常─石窟崖體的「岩石循環」,而善於運用岩性;在認識色境中,除了物質外,還包含「法處所攝色」,即情識─精神與認知的部分;從佛教的莊嚴觀,莊嚴的種種及變現、能所,對形成佛教石窟空間宗教性、紀念性、莊嚴性、構造性的石窟「莊嚴具」,及其所代表的精神性、及物理性因素,試由供養與莊嚴進入,梳理出「佛教石窟空間莊嚴」的研究淺見,從而確認流傳「佛教佛教石窟藝術」的理真。
叁衡之當今台灣佛教發展背景,由當代佛教藝術興盛及推展情形,各教團信仰、護持,走向人間佛教的園區發展方向之際,試以所見於佛教藝術流傳至台灣地區的此時此地,提出建立推展「佛教石窟藝術莊嚴園區」可行的「事明」「理真」二證。基於佛教藝術莊嚴的傳佈與佛教常住下,「台灣佛教石窟藝術莊嚴園區」的開發與建設,將導出建設「莊嚴淨土」的契機。
為了探討及銜接其實際執行層面的開端,遂再進而深入研究:目前台灣地區現有佛教石窟的查訪與紀錄,及將來石窟開挖之必要條件──地質岩性具足適宜開挖的初步探討,及充分條件──園區開發的土地、建築物使用合乎法令規範。另涉及園區初期選址的作業與分析,亦擇重要者先行研究提示,以利爾後台灣「佛教石窟藝術莊嚴園區」開發前的初步可行性分析。
|
目次 | 論文摘要 I 誌謝辭 II 目錄 III 圖目 X 表目 XX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一)個人因素 1 (二)宗教傳播因素 2 (三)當代佛教團體發展園區的趨勢 2 二、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文獻回顧 3 一、研究內容 3 (一)佛教石窟的起源、功用、發展、分布及石窟的種類研究 3 (二)「佛教石窟藝術」迹象上、義趣上的探討 3 (三)「佛教石窟空間」的存有與認識,「供養」與「莊嚴」的探討 3 (四)研究佛教石窟莊嚴的能所觀莊嚴空間與莊嚴園區開發的背景因素 3 二、文獻回顧 3 (一)「佛教石窟空間」研究文獻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6 一、研究方法 7 二、研究流程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一、研究範圍 12 二、研究限制 12 三、名詞定義 12 第二章 佛教石窟藝術的緣由與傳播 15 第一節 佛教佛教石窟的緣起內涵與修行功能的探討 15 一、文獻上佛教石窟的緣起的記載 15 二、「佛教石窟」的內涵 15 (一)按文獻上各種使用「功能」的記載來說明 16 (二)按文獻上相關於「形象」上的詮釋來說明 19 (三)按田調時所處「相對開挖位置」來說明「佛教石窟」的空間及相關組成 23 三、文獻上「佛教佛教石窟」的修行需求與功能的記載 27 四、佛教石窟空間藝術化的目的 28 第二節 佛教石窟藝術的傳播與演化 30 一、佛教藝術傳播 31 (一)佛教的傳播 31 (二)佛教藝術的傳播 32 二、佛教石窟藝術的流佈與演化 36 (一)佛教石窟的分布 36 (二)佛教石窟藝術的流傳與演化 38 1、文獻或學者的看法 38 2、作者的研究 39 (1)因地制宜受限及運用當地地理及地質條件 40 A.窟內開挖部份 40 B.窟緣洞口崖面相關部分 45 C.窟外空間表現與自然環境結合部份 49 D.在自然環境結合中與大河的關聯 68 (2)遵行及傳承戒律、宗教活動生活場所的需求 69 (3)受各佛教藝術地區不同的人文、習俗、藝術、社會背景與特色影響 75 第三章 佛教石窟藝術的莊嚴與園區化 78 第一節 佛教對「石窟空間」的存有及認識論探討 78 一、「石窟空間」是屬五境中的色境,觸境及法處所攝色等交涉合和而成 79 二、「石窟空間」應妥善運用地質「岩石循環」的特性 81 三、「石窟空間」屬四大種所造,適宜調身心 82 四、「石窟空間」之認識及詮釋 83 第二節 佛教的「莊嚴」觀 84 一、「莊嚴」說的探討 84 (一)簡釋「莊嚴」 84 (二)「莊嚴」的種類 84 (三)「莊嚴」種種的變現 97 二、「佛教石窟莊嚴具」與精神象徵的探討 99 (一)定義「莊嚴具」及「佛教石窟莊嚴具」 99 (二)「佛教石窟莊嚴具」的種種及象徵精神研究 100 (三)「佛教石窟莊嚴」的意涵 113 三、佛教莊嚴的能所觀 114 (一)能所的探討 114 (二)佛教石窟所「莊嚴空間」的探討 116 (三)因「供養與莊嚴」而成就的佛教石窟藝術莊嚴的空間 117 四、「佛教石窟藝術莊嚴空間」與「佛教石窟藝術莊嚴園區」 125 第三節 佛教石窟莊嚴空間的探討 126 一、形塑窟內空間的「石窟形制」 127 (一)斯里蘭卡Dambulla佛教石窟「五個窟」的窟內空間 127 (二)印度「阿旃塔石窟」的形制 128 二、窟內空間的莊嚴具 129 三、窟緣空間的「莊嚴具」 133 四、窟外莊嚴的淨土空間─園區化 136 五、結語 141 (一)佛教石窟空間莊嚴的功效 141 (二)將自身當作實證品,去探索身、心、物三者一元的奧秘 142 (三)靜慮與莊嚴 142 (四)《金剛經》莊嚴的觀點 143 (五)順手可拾的「石窟空間」身、心、物合一的莊嚴証例 146 第四章 台灣佛教石窟藝術莊嚴的社會條件 148 第一節 台灣佛教發展的歷史背景、教團興盛與社會影響 148 一、台灣佛教發展的歷史背景 148 (一)宗教政治策略(戰後在政治威權陰影下發展) 148 (二)解嚴後的台灣佛教 149 二、代台灣佛教藝術的推展 149 (一)大型重要活動及分析 150 (二)推展佛教藝術活動內容概述 151 (三)小結 157 三、影響「佛教石窟藝術莊嚴」的主要機構 159 (一)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160 (二)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161 (三)台北市鹿野苑藝文學會 164 (四)世界宗教博物館 165 (五)藝術家雜誌社 165 (六)新文豐出版社等 168 第二節 當代台灣佛教園區發展與開發「石窟藝術莊嚴」的結合 168 一、各教團佛教園區發展的趨勢 168 (一)以佛光山寺及「佛陀紀念館為例」 168 (二)以靈鷲山教團「建設華巖聖山」為例 171 二、已啟蒙的台灣佛教石窟莊嚴趨勢案例 172 (一)利用天然洞作佛教石窟 172 (二)近代人工開鑿或依岩洞建設之佛教石窟 173 第三節 台灣地區佛教石窟藝術莊嚴園區的推展 181 一、台灣地區石窟空間莊嚴具開發現況 181 (一)戒壇莊嚴具 181 (二)覆缽式石塔莊嚴具 182 (三)緬甸的世界和平聖塔 182 (四)佛光山紀念館 182 二、石窟空間藝術應導入莊嚴觀點 183 三、佛教石窟藝術應從開發再進入莊嚴世界 183 四、台灣地區石窟空間藝術應趨向園區及永續經營 183 第五章 台灣「佛教石窟藝術莊嚴園區」開發之探討 185 第一節 石窟開挖的必要條件─山崖地質岩性文獻的初探 185 一、佛教石窟藝術莊嚴園區訴求的基地位置 185 (一)基地座落山地者 185 (二)基地座落於平地城鎮者 186 二、山地寺院石窟藝術的地質條件 187 (一)山地寺院的石窟空間 187 (二)與生態系共生 188 第二節 園區開發的土地建築物使用管制法令探討 191 一、探討「佛教石窟藝術莊嚴園區」之建築法規相關定義 191 (一)依都市計畫法令規定土地使用之探討 191 (二)國家公園法令規定土地使用之探討 196 (三)區域計畫法令規定土地使用之討論 197 二、探討「佛教石窟藝術莊嚴園區」相關法規 198 (一)環保相關法規規定 198 (二)水保相關法規規定 199 (三)山坡地開發建築管理相關規定 200 (四)建築物與雜項工作物相關規定 202 第三節 園區選址的初期作業與分析評估 212 一、基本資料圖說的彙整 212 (一)使用基地的基本資料蒐集 212 (二)初步概略瞭解基地狀況 212 二、初步可行性分析評估 214 (一)基地使用之初步可行性分析報告製作主要內容或需求 214 (二)對初步可行性分析瞭解後的作業方向 216 第六章 結論及展望 217 第一節 寫作流程與感懷共鳴 217 一、寫作流程 217 二、感懷與共鳴 217 第二節學習心得與展望 218 一、探討與學習心得提報 218 二、展望未來 219 參考文獻 223 附錄一(圖片) 225 圖1:阿旃塔第10窟平面前矩形後半圓開挖空間 225 圖2:支提窟側面廊道半拱形窟頂及八角形列柱 225 圖3:後殿圓心處原來岩體雕鑿石塔 225 圖4:八角形列柱面壁畫紋飾華麗莊嚴 225 圖5:高硬度多孔隙均質完整的玄武岩地質 225 圖6:卡爾利石窟僧房窟主室長方形平面一角/主室開口採光,內有側室 225 圖7:卡爾利僧房窟平面、立面AA’及BB’剖面圖 225 圖8:巴賈石窟兩側有僧房窟,室外有直通階梯 226 圖9:巴賈石窟僧房窟主室轉角及小室開口 226 圖10:主室三面均附列各小室,平頂可見石質紋理,主室後壁中央另設小室或窟龕 226 圖11:重樓三層窟窟內列柱縱橫 226 圖12:窟內柱樑構造及寬廣平面空間 226 圖13:大丘岩頂可鳥瞰四周 227 圖14:窟內斜向窟頂 227 圖15:地質岩層傾向斜面 227 圖16:岩層傾面及窟內空間 227 圖17:大型集會及室內主室空間 227 圖18:長廊接窟緣銜接窟外空間及環境 227 圖19:榆林窟砂礫質岩層及壁立性有防護性處理及剝落 228 圖20:莫高窟C44窟側砂礫岩地質及風化 228 圖21:榆林窟前河川台地及窟口塔院 228 圖22:炳靈室169窟天然岩洞,可見窟頂木梯棧道 228 圖23:大寺溝石窟群岩體,風化與人工開鑿面不同 228 圖24:基隆仙洞巖石窟外景 228 圖25:仙洞巖 |
點閱次數 | 250 |
建檔日期 | 2016.08.05 |
更新日期 | 2023.04.0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